专栏名称: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的官方账号,天地人和、经世致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盘古智库

朱锋:一次“文特会”撬不动半岛无核化进程

盘古智库  · 公众号  ·  · 2017-07-04 19: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一次“文特会”意义确实重大


文在寅总统启程前往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之前,韩国国内和国际媒体对美韩关系的未来前景不乏忧虑。根本原因是文在寅政府的韩国进步派政府的性质和其对朝政策的回摆。上一次韩国进步派力量执政是在1998-2007年期间的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尤其是卢武铉政府提出的对朝“阳光政策”,既强调不能容忍朝鲜的军事挑衅和追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企图,又主张“无条件”和朝鲜恢复接触和对话。“阳光政策”的实质是不以朝鲜的行为改变作为南北韩交流的前提,而是通过积极的接触、交流和援助,改变朝鲜观念与政策。而2007-2016年李明博-朴槿惠-黄教安政府的保守派政策,则是强调朝鲜必须改变现行挑衅政策、至少停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发,才能恢复南北对话和、对朝援助和正常的经济交往。


文在寅总统作为卢武铉总统当年的“亲密战友”和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上任伊始就强调韩国的对朝政策将会重回“阳光政策”。而特朗普政府目前不仅要保持对朝最大限度地施压,更不愿意降低美朝对话的门槛。特朗普本人多次表示,只有在朝鲜放弃核武器的条件下才能恢复对话。美国大学生沃恩比尔从朝鲜释放回国之后很快死亡的事件,激化了美国国内的反朝情绪。特朗普政府的朝鲜政策中短期内只会保持“寒冷”、而不会考虑“阳光”。


然而,如果美韩两国在对朝政策上“各唱各调”,文在寅政府不顾华盛顿的反对,决定和朝鲜恢复对话和接触,美国政府力主同盟协调框架内协调的对朝政策的整体性将面临崩溃。美韩执行不同的对朝政策,也将给予朝鲜拒绝弃核有新的“外交空子”可钻。6月29-30日的首次“文特会”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弥合双方在对朝政策上的裂缝,重塑美韩同盟中“大哥”与“小弟”关系中同盟利益与韩国自主意志之间的平衡。


第一次文特会:美韩双方求同存异


纵观文在寅总统在美国三天的访问进程,韩国方面为了既拉住韩美同盟、又能坚持自身政策的相对独立,可谓煞费苦心。整个访美过程做了精心设计,有三大很有意思的看点。


首先,文在寅在华盛顿大打韩美同盟的“感情牌”。在美韩首脑会晤之前,文在寅首先访问美国国家海军陆战队博物馆,为朝鲜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纪念碑献花。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争时期的著名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取得了长津湖战役决定性胜利,将当时朝鲜东北地区的美军赶到了三八线以南。文在寅总统的父母就是在长津湖战役的尾声,在朝鲜的兴南港在美军帮助下撤退到了韩国。文在寅在为长津湖战役纪念碑献花之后发表演讲,强调韩美同盟是在炮火中“鲜血浇筑的血盟”,并将发展成为“更伟大、更稳固的同盟”;表示“若没有长津湖勇士们,没有兴南撤退作战的胜利,我的生命就不会开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