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渡鸦区块链
区块链领域创业公司的首发阵地 投资机构必读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渡鸦区块链

技术挂帅独创多项专利:面向企业级用户,他们认为开源是一种信任

渡鸦区块链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7-09-04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CITA ( Cryptape Inter-enterprise Trust Automation )是秘猿的主要产品,是一个面向企业级用户的智能合约平台。CITA以企业用户的部署需要和应用场景为设计前提,以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扩展性以及未来适应性为设计目标,由秘猿具有多年底层实际开发经验的团队精心实现,能够灵活地贴合各类应用场景,提供生产级的系统支持。CITA的当前版本是0.8,同时已经完整开源,在github上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开发版本。

在众多开源项目都选择2C方向的环境下,为什么秘猿科技选择从2B开始?谢晗剑认为,由于区块链技术发展还处于非常早期,消费级市场的用户对其概念并没有太多了解,对信任的需求并不强烈,软件的稳定性与易用性离消费级产品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业界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区块链技术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而企业级用户有能力理解概念,有业务场景可结合,有技术能力做对接,因此是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主要市场。

他认为,企业的问题在于企业间协作。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出现以来,企业内部自动化已经实现得差不多了。企业内部都有信息系统,员工在信息系统提交资料、完成工作。但是在企业与企业合作的时候,流程还是原始方式,如文件打印,盖章交换合同等。如果想要自动化的协作,要么A企业使用B企业的系统,要么A、B、C共同组成行业联盟,开发系统,两者成本都高昂不易开展。区块链出现后,可以使用共同维护的数据库,把企业间协作的流程给自动化。





目前CITA合作的客户主要是金融机构,因为“金融业务主要和资产打交道,计算过程只关心数字,无需和链外资源对接,又对安全和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恰好现阶段区块链技术非常适合”。然而他们发现,现有区块链平台中,虽然有了很多的改进,但是仍然不能找到非常合适的支持企业级高可靠性、高性能、高扩展性实际业务的平台,因此他们的开发思路就是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

l  降低模块耦合度,提升可扩展性

现有区块链各个模块耦合度高,难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业务需求。而CITA首创了基于微服务的区块链架构,即CITA里各个组成部分是独立的微服务,耦合程度低,彼此之间通过消息传递来交流,只要能够发出标准的接口消息就能喝其他微服务通信。所有微服务一起形成逻辑节点,也就是区块链里的节点。

企业可以方便地替换掉各个微服务,比如定制CITA共识算法。系统默认使用tendermint共识,假如企业觉得不适合不喜欢,可以自己实现,还可以使用任意的编程语言;假如不喜欢以太坊虚拟机evm,可以用其他的。

当然,CITA会选择一些默认的组件,保证软件的开箱即用,是一套比较好用的面向企业的商用区块链系统。

l  清晰划分区块链共识过程,增强交易性能

我们常说某条链的交易性能好或不好,那么好或不好具体在哪里呢?谢晗剑解释,“现在几乎所有区块链节点软件设计其实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层次不清晰,比如算法共识与交易执行是混在一起的、同步的。”

CITA独创了一种异步交易处理( ATE )技术,把整个共识过程分成交易排序过程、交易执行过程2个层次。指的是所有发到区块链上的交易通过共识算法排序,排好之后给每个交易一个序号,接着按照序号逐个交给交易执行微服务执行,共识的过程和执行过程是异步的。比如编号为99的交易,可以很早就被共识完打上序号,但过了几秒、几个区块才被交易执行。

这样的好处在于共识过程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不会被交易执行所拖累。并且加入用户同时上线、很多人同时发出交易,整个系统交易压力突然增大之后,异步处理架构可以容易地把瞬时的交易压力慢慢消化,不会导致系统崩溃。此外,二者清晰分开,可以方便替换。

l  完善身份验证与授权服务

CITA的主要目标用户是企业级用户,可以称之为许可链系统。在许可链里身份管理和权限控制是核心组件,不像是公有链那样任何人都可以生成公钥加入退出,必须得到某种形式的许可。秘猿科技总结了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需求,在CITA中实现了强大的节点和用户身份验证,能够将没有许可的节点或者用户完全阻隔在网络之外。实现了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系统,允许自定义角色,并为角色分配细粒度的操作权限,匹配复杂的企业组织架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