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袭击发生后,印度政府立刻指控这是巴基斯坦政府支持的恐怖主义武装袭击,是巴基斯坦境内武装组织“虔诚军”的下属组织“抵抗阵线”(TRF)所为。印度还要求巴基斯坦官方立刻“停止支持恐怖分子”。
巴基斯坦的回应则是对恐袭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但坚决驳斥背后有巴基斯坦政府的影响。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回应称,印控克什米尔存在着反对印度政府统治和本土主义的抵抗与革命行为,因而不能简单归咎为恐怖主义。巴基斯坦还提出对事件进行国际独立调查,但印度政府没有接受这一提议。
但更深层的原因是,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深层冲突没有得到缓解。尤其是克什米尔问题和印巴的地缘博弈形势更加恶化。
当地时间2025年5月8日,印度新德里,印度总理莫迪主持与各部委秘书的高级会议。(图|视觉中国)
2019年8月,印度政府宣布单方面废除印度宪法370条中授予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地位,并将查谟-克什米尔从一个邦转为两个中央直属地。这一举动,事实上完全违反了上世纪中叶联合国安理会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决议。并且也违背了印度政府早年在克什米尔议题上的承诺。然而,莫迪背后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议程非常支持这一做法。
但在巴基斯坦看来,这意味着克什米尔的主权问题变得更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
另一方面,随着莫迪任内印度的经济增长,和巴基斯坦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印巴在南亚的力量平衡也发生着较大变化。目前,印度的GDP已经达到巴基斯坦的约8-9倍。随着俄乌战争和全球地缘政治的冲突,印度在近年来的国际舞台上也日益重要。印度的“大国心态”日益增强,巴基斯坦从之前的竞争对手,逐渐变为印度精英眼中的失败邻国和容易拿捏的“软柿子”。莫迪政府任内,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态度也从竞争和接触变为了搁置、不接触和单方面行动。
对印度而言,此次的袭击事件是莫迪执政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克什米尔安全危机,也严重影响到了他一贯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宣传。从而,莫迪面临着要向民众交代,保持对巴基斯坦压制的压力。
只不过,最终的结果证明,巴基斯坦并非印度想象的那样“容易拿捏”。
4月24日开始,印巴两军的陆军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实际控制线两侧小规模交火。随后,巴基斯坦方面预警称,印度可能会对巴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并指军队已做好战斗准备。印度方面则连续数日在西北地区和首都德里开展大规模民防演习,演练防空疏散和战时应急处置。
印度方面正式在5月6日发动代号为“朱砂”(Sindoor)的跨境军事打击行动。印军出动飞机越过两国在克什米尔的实控线和旁遮普地区的国界,对巴控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本土的目标发起打击。印军宣布打击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并表示炸死了包括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的领导人马苏德·阿扎尔(Masood Azhar)的多名家人在内的“超过百名恐怖分子”。巴基斯坦则指控印度的袭击造成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数十名平民丧生。
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居民拍摄到的爆炸画面
巴基斯坦空军则在当晚起飞拦截了印度战机。巴基斯坦军方随后宣布在空战中击落了5架印度载人战斗机,包括3架印军最先进的法国制“阵风”战斗机和两架俄制战斗机。在5月9日夜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巴基斯坦空军表示,6日晚到7日凌晨的空战中印军共有72架飞机参战,巴军则出动42架战斗机,战斗中巴军的歼10-CE战机用“霹雳-15”空对空导弹实行远程打击,越过国境将5架印军飞机击落在印度境内。
印度方面此后拒不承认有飞机被击落。双方随后又在地面交火。7日凌晨,巴军炮击印控克什米尔境内目标,印度方面表示有十余名平民身亡。5月8日,印度又对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并表示击毁了巴基斯坦一处防空系统。巴基斯坦则表示击落了超过20架印度发射的无人机,防空系统仅受到轻微损坏,数名军人受伤。
9日晚间,印度指多地遭到巴基斯坦袭击,包括印控查谟-克什米尔的查谟地区出现多次巨大的爆炸声。印度表示这是巴基斯坦用无人机和导弹对印度发起攻击,但巴基斯坦否认袭击查谟。
印度在冲突之初就将跨境的印度河水资源作为打击巴基斯坦的武器。
冲突之初的4月23日,印度政府便宣布“暂时搁置1960年签署的《印度河河水条约》,以此向巴基斯坦施压,要求其停止“支持恐怖主义”。随后,印度在印度河上游的水库落闸蓄水,削减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灌溉用水供应。27日,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河上游开闸泄洪,导致下游巴方多地水位急升,出现小规模的洪水。
当地时间
2025
年
5
月
11
日,印控克什米尔查谟,亲属为在巴基斯坦军队炮击中身亡的印度高级官员什·拉吉·库马尔·塔帕(
Sh Raj Kumar Thappa
)举行葬礼(视觉中国供图)
巴基斯坦在此次冲突中的表现,也多少重新定义了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尽管账面数据弱小许多,国内外压力和危机又始终存在,但巴基斯坦仍然在军事上是印度的重要对手,庞大的印度也未必能在不全面开战的前提下,在巴基斯坦身上占到便宜。
然而,这次停火能够持续多久,是个未知数。两国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未解决,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莫迪上台之后,印巴关系直线下降,”张书剑告诉《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印度修改宪法单方面改变克什米尔地位后的矛盾积累仍在,印度也把对巴报复作为一种随时可以使用的手段。
“在没有国际社会的外力调停的前提下,印巴相互之间是无法解决争端的。克什米尔的‘潘多拉魔盒’是持续打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