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年,我国债务利息支付额分别是名义
GDP
增量的
1.5
倍与
1.8
倍。而一旦长期利率上升,存量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其实意味着,宏观杠杆率高不仅是一个潜在风险,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流量方面的压力。
其次,如果考虑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那么广义公共部门债务压力较大。
中国的宏观杠杆率高,其实归根结底是公共部门杠杆率高。目前在中国的实体经济债务中,企业部门债务大约占
60%
。在企业部门债务中,国企债务约占三分之二。而在国企债务中,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大概占一半。简单匡算的话,地方平台债务大约占到中国实体经济债务的
20%
。由于实体经济债务达到了
GDP
的
270%
,这就意味着地方平台债务超过了
GDP
的
50%
。目前地方平台债务算在企业部门债务内,如果我们把它从企业部门债务中减去,加到政府部门债务中来,那么中国政府部门债务占
GDP
比率已经接近
100%
,突破了
60%
与
90%
两道国际警戒线。此外,国企债务其实也可以算公共部门债务。国际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有这样一个估算,如果把所有国字头的债务加到一起,那么公共部门债务占
GDP
比率为
160%
,私人部门债务占
GDP
比率仅为
110%
。
再次,中国公共债务分布不均衡,中西部省份偿债压力更大,靠自身还本付息的可能性较低。
2020
年至少有四个省的债务率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