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心理学家莱纳德·萨克斯研究了课堂上的噪音对男孩和女孩的影响,发现那些能够成功吸引男学生注意力的老师,说话声音比其他老师高出六到八分贝。
这个观察验证了:男孩的听觉的确不如女孩敏锐。
不仅如此,当男孩专注于某件事时,即使物理上听到了声音,大脑也难以同时处理多任务信息。
所以,跟男孩说话确实有点“费嗓门”,常常需要提高音量,他才会听清你要讲的话。
费力——
男孩精力旺盛,喜欢冒险或刺激的活动,这意味着你对男孩的种种提醒会变多。
受生理因素影响,男孩体内激素水平与女孩不同,影响了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男孩往往比女孩表现出攻击性、淘气,他们天生喜欢刺激的游戏和运动。
家有男孩的父母,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来关注男孩的行为,总是跟在后面提醒他:
“轻一点!”
“跑慢一点!”
“危险!”
……
陪伴男孩成长的过程,往往也是帮助他们合理释放过剩精力的过程。
费心——
有限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加了沟通难度。
相比同龄女孩,男孩通常较晚发展出成熟的情绪调节能力。面对强烈情绪时,他们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和有效处理,更容易爆发情绪。这就需要家长投入更多耐心,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经过以上总结,我们不难发现:男孩在沟通中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并非故意对抗,而是由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决定的。
理解这种差异,是改善沟通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根据男孩的发展特点进行有效沟通呢?接下来,我们将分年龄段提供具体的建议。
1. 重视日常的语言交流
男孩和女孩有个很明显的差异,是语言差异。
研究表明,女孩的语言能力发展普遍早于男孩:她们更早开口说话,表达更为流畅,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种语言优势尤为明显。
针对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增加与孩子间的互动交流,如:多用语言描述孩子做的事情,多引导孩子对话:
“你把玩具放回箱子里,妈妈很高兴!”
“你说的没错,这是一辆挖掘机。”
“宝贝,你想穿蓝色的短袖还是绿色的?”
除此之外,读书给他们听,陪他们阅读,不要总是嫌弃男孩动来动去、坐不住,只要他们对阅读展现出一丝兴趣,就值得耐心引导。
6岁前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能帮助他们未来在学业上表现得更好,缓解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可能面临的压力。
2. 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
很多小男孩在愤怒或崩溃的时候,会说出一些极具攻击性的词语,比如:“我恨你”“我要打死你!”“我要离家出走!”……
这些激烈言辞背后往往涵盖了孩子未曾表达过种种真实感受。
《培养高情商男孩》一书中指出:
“男孩对于细致的情感语言和微妙的情感表达非常不熟练,当我们试图让他们开口时,大部分男孩的回应,不是激烈反抗就是沉默。”
这正是男孩情感发展的典型困境——缺乏识别和表达复杂情绪的能力。
因此,培养男孩需要让他从小学习各种各样的情绪词汇,学会准确地表述出真实的感受,最终学会理解和回应自己和他人情绪。
3. 重视爱的表达
孩子出生后的头六年,无论男孩女孩,最需要的是与父母建立深厚的依恋关系,形成稳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这个时期,性别差异并不重要,有些父母受"男孩要坚强"的传统观念影响,会刻意与儿子保持距离,这种做法反而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和困惑。
当男孩需要拥抱时、需要关注时、需要安抚时,爸爸妈妈就应该及时给予回应,甚至可以多一些爱的表达。
充分的情感滋养将为男孩提供面对成长挑战的内在力量,这种爱的储备将成为他们一生最宝贵的心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