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算法与数学之美
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之美,在实践中体验算法之奇,魅力旅程,从此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算法与数学之美

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的减法是时代的需要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公众号  · 算法  · 2025-03-09 20:1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教育中的减法思维,即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选择更少但更好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文章从人类教育内容的变化、新时代教育的需求、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阐述了减法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改革实践,强调了教育个性化、职业流动化等趋势对学校教育内容的影响。最后,文章介绍了朱永新的《教育的减法》一书,呼吁人们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容、学习方式、职业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关键观点2: 教育减法的必要性

教育需要减法,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更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同时,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学习方式的变革等也要求教育内容进行减法。

关键观点3: 国外教育改革实践

美国等国家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实践,注重教育个性化、职业流动化等趋势,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观点4: 朱永新的《教育的减法》一书介绍

朱永新的《教育的减法》一书探讨了减法教育的意义、方法和实践,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观点5: 教育减法的意义

教育减法不仅有助于缓解教育焦虑,还能够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光里学习更有价值的东西,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所有乡试会试、各省岁科考试全部停止,颁发各种教科书,全国上下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接着,我们就看到丰子恺、李叔同他们在乡村教画画教音乐,我们的学习内容开始跟西方工业社会相匹配。

为了工业时代机器化生产的需要,读写算的能力成了教育很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后我们说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最近 40 年,我们的教育内容总体上跟着考试指挥棒起舞,考什么学什么,考得多学得多。我们的学制 100 年没有变,但是,学习内容 100 年来急剧增多,难度系数也越来越大。

人工智能时代,内容的减法是时代的需要

在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时代,社会呈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减少我们的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育内容。

第一, 社会信息化,无论学校怎么增添内容,都无法跟上新知识的增长速度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人类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新知识的增长速度

第二, 教育资源泛在化,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 。随时、随地,线上、线下,人人、处处都可以获得知识。在学校学习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美国也好,我国台湾地区也好,都出台了 在家学习 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家里可以得到学校里教的所有东西,通过网络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美国现在有两三百万在家学习的儿童,其实我们中国也有,我的朋友中就有。只不过他们还需要在学校办一个 户口 ,保留名义上的学籍。

第三, 职业流动化,在校学习内容无法满足流动化的需要 。一个职业干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一些行业退出历史舞台。在西方发达国家,大概一个人一生平均有 10 次以上改变职业的机会。过去学校教育为职业做准备的这样一种理念和形态,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国外大公司已明确表示不看专业背景,只要求学生具有好的素养好的学习能力,是因为你在学校学到的内容不可能满足你这一生的工作需要。

第四, 技术赋能化,使得记忆学习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自己的大脑进行学习。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都在为教育赋能。马斯克已经把芯片装在人的大脑里了。未来人的学习、认知方式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通过认知外包,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传统的以记忆和再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第五, 学习终身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