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TechChina
传播HR科技相关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HRTechChina

来自硅谷的14条面试建议,帮你发掘世界上最好的增长黑客

HRTechChina  · 公众号  · 职场  · 2016-11-15 21: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如何为一个城市设计增长方案?”


为公司招聘增长职位的候选人就像做投资,风险与收益并存。因此,增长团队在招兵买马的时候,需要对求职者的思维方式及工作作风进行考察。面试官甚至需要另辟蹊径,才能甄别出优质人选。


Nick Soman 提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来考察求职者对增长的思考,这需要求职者脱离那些流传甚广的模板型答案,给出自己的理解。


这道题看上去和具体技术或产品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极大地仰赖候选人在技术或产品上的经验。你会怎样为这个城市吸引居民呢? 如何吸引这个生态系统中需要的人和资源?有哪些机制可以促进城市的增长?求职者在没有固定模板的情况下,从零开始设计增长方案。这一思考过程将在面试官面前展露无遗。


▌你是 “小白鼠” 型用户吗?




你手机上最近装了那些 Apps 呢?


当你刚拿到一台新的工作电脑时,有哪些应用是你迫不及待要安装的?


作为用户,你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和 Snapchat 的关系呢?你有没有试图打破与 Facebook 的心理依赖呢?一些的小众产品的体验如何?


人如其食。 我们使用的产品,以及我们与这些产品的交互方式,可以很大程度地反应出我们将如何创造和增长自己的产品。


Shaun Clowes 希望了解求职者在工作的时候使用哪些产品。 作为面试者,他希望看到求职者如何分享一款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产品。


求职者的回答可以反应出他们对业界动态的关注程度,以及他们是否喜欢探索一些与众不同或有些类似的事物,还可以看出他们是否乐于做 “小白鼠”,体验市场上的新产品。


▌即兴头脑风暴




为增长岗位准备面试时,你一定提前准备很多功课,比如浏览增长业务的核心 环节,做 “漏斗分析”,对业务发展也有了些成熟的想法。但是,我们该如何挖掘业务上更进一步的突破点呢?


Nick Soman 会对求职者来一个即兴头脑风暴:


3 分钟内你可以想出多少点子? 假定你想出了 5 个,那我会很希望你可以想想有没有第 6 个,第 7 个。


Nick 希望看到求职者走出他们的舒适区,拓展头脑中既定的想法,临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Nick 并不赞同追着一个问题一直问,因为他想看到求职者思维的广度,尽可能多地提出想法,并能客观地去衡量这些想法的优劣。


▌你有过失败的经历吗?




如果你的增长模型从来都没有失败过,那很可能是你的实验设计本身有问题。 增长实战其实是在失败中求索,而这些失败的经历往往让人受益匪浅。


Andrew Chen 说,你经历过的失败的灾难程度会比其中的细枝末节更能说明问题:


我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并不是问求职者如何处理增长问题,而是让他们谈谈他们经历过的最大的挫败是什么,职业上或者个人生活中的经历都可以。从求职者对挫败的描述中,你会意识到这算不算一个有意义的挫败,并了解他们处理挫败的方式。


比如,一个经历尚浅的人一般不会遇到大的挫折。他们在描述的时候可能会说: “我之前搞砸过一个项目……”。但作为面试官,我们可能更希望听到 “我之前曾试图说服公司董事会采纳某个决策,大家思考再三后听取了我的建议,可最后决策失败,公司垮了,员工都被解雇了” 或者 “我离开家人和朋友,从 A 搬到了 B, 一切重头再来” 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


求职者曾经的失败经历有助于面试官了解他们更看重那些事情,以及他们从挫败中恢复的能力。


/ 02 /

大多数面试都忽略了什么?


▌善于捕捉机会,而不是盯着风险




很多面试官都试图了解求职者的弱点,但 Elena Verna 更想去了解求职者的优势。实际上,对于一个公司来说, 在实现业务增长的前期和中期,将自身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淋漓极致,比修补已有的劣势更加重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公司,往往在产品和用户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