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白不菜
我们是小白,但我们不是菜鸟。杨姐告诉你我们应该知道、有权知道、必须知道的事。我们的口号:一定要幸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白不菜

即时零售,用满足新需求替代了“零和游戏”

小白不菜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2-08-15 11: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06年,一个咖啡店创业女孩的失败,正是由于昂贵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导致了她的咖啡店无奈关门——尽管把咖啡店开在了CBD中心,同时也提供代餐、水果捞、饮料,但每个月用于请人专门做配送就需要两个全职,人员工资每月近万元,几乎吃掉了小店全部利润。如果一单不能有10杯以上咖啡和食物,那么这单就会亏钱。这样一来,一两杯的咖啡订单就必须放弃,小店创业者支撑了半年就只能被迫改行。

但是现在,这一巨大障碍已经被中国特有的即时零售平台解决。人们的消费需求一直都有,即时消费市场一直都存在,关键是能够开发这一市场的“基础设施”成熟度。

那么,接下来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一市场有多大?


挖掘市场新“动能”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显示,今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已经达到了38742亿元,同比增长了3.1%。还有一个公开数据是,在美团上,今年1-7月便利店和超市的交易量增长了54%,其中夫妻小店增幅高达110%。

在这些增长的数据背后,其实并不都是传统线下需求转到了线上,更重要的是即时零售开辟了新的购物场景。

首先,即时消费挖掘了一个重要的新场景——“应急市场”。

例如突发消费。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家中来了客人,炒了几个好菜,突然想喝点小酒。这种计划外的消费,就发生在当下的场景中,如果此时不能在短时间内买到酒,那么这个需求到了明天也就不存在了。因此这是一个由消费场景决定的临时需求,对时间的要求是第一位的。

这种应急需求其实非常普遍,例如开学季,孩子第二天要上课,缺少几个老师指定的用品;再例如做饭时候突然发现没酱油了……都是应急消费的典型场景。

其次,即时零售满足了“发现好物”的新需求:例如一直在买某个品牌的冰激凌,但是当你搜寻周围的小店时,你可能突然发现,身边就有一家店在销售一种新型冰棍,而且很快就能送到,这个时候,你很可能立刻就下一单。

第三,就是能够解决“不知道在哪里买”的需求。例如在医院附近要想买一些拐杖、老人的用品,去超市、便利店不一定能买到,但是在即时零售平台上可以搜到周边的百货店,能够知道哪里有这种商品。

第四,即时零售其实还可以提供一种定时服务——针对确定性的需求,例如预定一周的蔬菜水果。非常典型的场景,就是疫情期间市民需要囤菜,更需要准时送达,这个时候千千万万个超市和夫妻店就成了应急中的“前沿阵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