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预判爆款内容,以及其所能带来的营销植入空间?
袁嘉露首先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想要预测爆款是很难的,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比如《延禧攻略》,我们总结它有‘三新两稳’,首先一定要有新的价值观。还有就是人设要足够新,魏璎珞就是以黑莲花为女主。还有像这次苏大强也是新人设,太套路了的话就不可能成为爆款。第三点叫新审美,观众的审美在提高。《延禧攻略》《知否知否》都是在审美上有提升。”
袁嘉露又解释了两稳,“首先是剧本得稳,要有有经验、有能力的编剧压阵,故事结构是要稳的。还有就是制作本身要稳。”
讲过“三新两稳”之后,袁嘉露又把话题回归到了营销上,她首先提到了营销空间的问题,“第二步就是如何去找营销空间,营销空间首先要有调性,做营销是要往上做的。有些剧流量很高,但品牌却不愿意介入,这是因为内容的格调不足。所以在做广告收入预估的时候,内容的格调也是很重要的。
第二点就是播放与价值的转换,因为综艺广告植入更显性,所以综艺里面70%是卖的内容植入,但剧集营销长期只是贴片投放,最近几年平台也在开拓更多内容营销空间,和IP内容深度融合,如原创帖、大头贴、创可贴等。”
合润传媒集团执行总裁王一飞
在谈到爆款和营销空间的问题时,王一飞首先谈到了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一些差异,“电视时代更考验第三方平台的预测能力,我们要在每年大概几万集的电视剧里找出能爆款的一两千集推荐给客户。但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其实更多的是在考验服务公司和广告主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快速反应机制。一个剧火了,它的人群定位出来了,品牌可以马上介入。签演员、做中插、上话题,在早期阶段抓住黑马。”
张亚宁首先承认,“全民爆款是有后知后觉的”,但他同时指出,垂直爆款是可以“找到”的,“首先客户、企业,他们要了解它们的核心人群在哪,这个人群一定不是泛指人群,能够越聚焦,他看到爆款的能力就越强。”对于营销公司,张亚宁则直截了当的指出,“求质不求量”才是他们生存的不二法门。“
市场下沉之后,如何看待“小镇青年”的爱好,如何平衡这些偏好和品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