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应用·数据·智算:打通企业“人工智能+”最后一公里——第十一期“现代新国企”研讨会在珠海举办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4-26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港科大(广州)协理副校长、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熊辉

来自IT界国际巨头的竞争压力倒逼着中国企业加速进化。

“操作系统领域技术变化非常快。一定要抓住每个阶段的核心技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吴庆波介绍,微软云端融合布局全栈AI,成效显著;苹果软硬一体布局端侧AI,且并购力度较大,仅2023年就并购了32家AI初创公司;谷歌体系化布局AI大模型,在AI时代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推动着中国电子旗下麒麟软件积极应对行业形势变化,研制云端协同的AI操作系统。

中国电子首席科学家吴庆波


打通应用场景

“我们最近一直在观察调研国资央企的人工智能发展。在2025年4月刊的《国资报告》杂志封面文章中,我们提出,国资央企有三个角色对发展人工智能十分关键:一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二是场景应用的推动者,三是生态圈的共建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杨景百表示。

作为通信运营商代表,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为企业制定适合自己的人工智能发展路线提出建议。他表示,如果只把基础大模型如DeepSeek部署到工业企业(一体机),或将DeepSeek嵌入到办公软件中进行知识问答、报表生成、公文撰写等“常规工具型”应用,而没有进行任何的补充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模型二次训练或Agent应用开发的话,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大模型”,算不上“业务重构与场景深化”。“工业大模型首先要锁定‘应用场景’,有企业特定的场景,也有行业通用的场景。同时,我们需要在打造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之外,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

中国联通大数据首席科学家范济安

作为下游应用环节代表,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分享了该公司落地人工智能应用的举措与经验。他介绍,传统电网技术存在算不了、算不准、算不快的突出问题。为此,南方电网于2019年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电网的发展目标,要求“加快建设统一的人工智能平台”。目前,该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例如,建成了电力行业首套成体系的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为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电网运行趋势预测、电网故障诊断和分析处理等重要的业务场景,提供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基础;训练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力视觉基础模型,解决了电力线路巡检目标对象庞杂、场景复杂等难题,实现全境电力线路巡检“无人化”,重大缺陷定级准确率94%,识图效率提升400倍;等等。

南方电网首席人工智能官李鹏

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校、民企等合作共建生态圈。

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符永革表示,目前合作区正抢抓数字技术及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奋力追赶加速入局,依托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建设,不断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相关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集聚效应。合作区将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链接领域内优秀创业公司及龙头企业,利用“澳门+横琴”的地位优势,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持续赋能合作区人工赋能智能产业。

“我们常说中国相比美国,在场景和数据方面具有优势。但我们忽略了一点,中国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是超前的。未来的人工智能产业将由智能体驱动,这背后就依赖通信基础设施。”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修军介绍,他们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结合5G消息的基础架构及多模态token机制,建设一种新的通信多智能体协作协议,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马修军

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以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成果赋能央企数字化转型。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院长管震介绍,其团队与华润燃气合作,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民生安全生态。

广东智用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院院长管震

应对未来挑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大数据挖掘DT数据分析  ·  Kaggle赛题解析:逻辑回归预测模型实现
8 年前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  想转行做运营?给你终极攻略!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