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药经理人
我们致力于成为医药行业意见领袖平台,我们记录和观察医药重大商业事件,展现这个行业的复杂和冲突,提供最前线的思想火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E药经理人

进军千亿蓝海!生长激素一哥大变样

E药经理人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5-21 20: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决定药企未来竞争力的底层逻辑,是产品创新能力本身。当不再局限于生长激素业务定位,金赛的创新业务布局里,需要一款标志性的创新药物。
研发日现场,金赛同类最佳潜力自免新药——伏欣奇拜单抗(金蓓欣)引发关注。 作为国内首款抗人白介素-1β(IL-1β)全人源单抗,该产品为国内首款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长效抗炎且临床收益明确的1类创新药, 即将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
2024年,“冰封”的中国自免市场逐渐有“活水”引入,针对自免疾病的相关靶点药物(以白介素家族为代表)进入到国产化落地阶段。但与之伴随的,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自免细分领域,以及国产IL-17、IL-4Rα等药物的研发竞争格局,愈发严峻。
而金蓓欣面向国内亟待满足的痛风临床治疗需求,巧妙开辟出了一条差异化的进击赛道。
据金赛免疫市场部负责人何微薇向E药经理人介绍,我国痛风患病率已达3.2%,并呈持续上升趋势。尽管传统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一半患者的疼痛等症状仍未有效缓解,超过40%反复经历急性发作。尤其在降尿酸治疗起始的3-6个月,缺乏有效的抗炎手段,使得患者极易出现反复、急性的发作,从而又导致尿酸控制效果不佳的恶性循环。
而痛风的反复发作,不仅导致关节破坏,更可能累及心脏、肾脏等多个关键器官。
研究表明,痛风反复发作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和血栓事件风险,合并慢性肾病的痛风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的风险也上升57%,造成更深远且被低估的健康隐患。
预计到2030年,我国痛风药物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临床亟需机制更明确、安全性更高,且具备长期控制炎症与降低发作频率的创新治疗方案。
而金蓓欣的出现,通过精准阻断引发痛风炎症的IL - 1β起效,给痛风治疗带来了创新突破。
临床数据显示,患者一年仅需两针,就能实现365天不发作;6小时就能快速起效,6 - 72小时镇痛效果与激素相当,6个月内首次复发风险降低近90%;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此外,很多自免疾病之间存在共患率,药企要想应用空间能持续扩大,必须加速适应证拓展。而IL - 1β目前在心血管疾病、肺癌、关节炎中获益明显,在代谢性疾病和肿瘤领域也极具潜力。 未来通过系列组合策略,金蓓欣有望成为中国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明星大单品。
伏欣奇拜单抗的突破性进展,验证了金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追求FIC/BIC的研发策略,更展现出将科学发现转化为临床解决方案的系统能力。
而切入痛风等多条创新细分赛道伊始,金赛都始终秉持同一立项选择。金赛免疫及肿瘤领域新药研发执行副总裁徐立忠博士向E药经理人总结:公司始终围绕一套立项原则,即团队对疾病生物学理解必须非常清晰,潜在治疗靶点的成药性要强,技术平台能够产生生物学活性和安全性俱佳的FIC产品,或相较于标准疗法具有显著差异化优势的创新分子。

0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