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现实主义题材“贵”在哪?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01 21: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问题随之而来:整体上说,这些状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电视剧的行业发展和艺术突破;具体来说,对于电视艺术中“电视剧+电视综艺+纪录片”这三驾马车,电视剧近些年所形成的社会影响力,相较过去也有所式微。


国剧市场有待于“自我进化”。在2017年上半年,不少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的集中出现,让我们看到电视剧补偿式发展的可能与路径。对上半年我国现实主义电视剧进行扫描和盘点的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国剧接下来的“进阶之路”。


《白鹿原》


规模:数量和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现实主义剧集在数量上的规模化出现,以及在质量上的“现象级”引领是2017年上半年中国电视剧市场的重要表征。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在央视及各卫视首播的现实主义电视剧超过50部;从收视统计和社会反响来看,上半年收视表现良好、社会影响力高的电视剧作品,也大多来自这一类型作品。


2017年上半年部分现实主义剧集作品

数据来源:综合编辑


例如


反映20世纪初北方农村特殊生态的《白鹿原》;

反映地方改革和人生变迁的《鸡毛飞上天》;

反映现代都市女性生活的《欢乐颂2》;

讲述一家都市深夜营业的食堂里市井百态的《深夜食堂》;

反映香港回归前后陆港两地岁月变迁的《我的1997》;

讲述寻找“医疗事故”真相和外科医生故事的《外科风云》。


以及一批以现实主义手法呈现的历史或谍战题材作品,例如


反映战国时秦国弱六国而奠定统一大业基础的《大秦帝国之崛起》;

讲述三国时期魏国军师司马懿帮助曹丕继位故事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讲述清代清官于成龙为官故事的《于成龙》;

讲述上世纪30年代发生在哈尔滨伪满警察厅谍战故事的《剃刀边缘》;

讲述1938年中国驻维也纳外交官们为犹太难民办理签证故事的《最后一张签证》;

讲述1946年中国第一代公安战士在哈尔滨与敌对势力斗争的《黎明决战》等。


都取得了较好的收视表现和社会影响,展现出一定的艺术成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