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农业资源的养生作用体现在“以动养生”,这是我国古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朴素的养生观念。
三国时的医学家华陀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农耕体验,可让人们体验古老农耕文化,感受对天地的敬畏之情,由此修身养性,得到养生锻炼。
中国的文化养生
以特有的中医药养生观、中华茶文化和太极文化为核心思想,从老子《道德经》到《庄子·内篇》,从《周易》到《吕氏春秋》,从《黄帝内经》到《千金要方》,从《神农本草经》到《茶经》,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体系,结合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最终达到养身养心、天人合一的全方位疗养,
这是我国养生旅游的独特之处和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卖点。
比如回族的节食风俗、瑶族的药浴等都是值得挖掘的民族养生文化,而端午节、重阳节、客家养生之道(客家药膳、煲汤、客家操、民间体育运动等)都蕴含着极丰富的民俗养生文化;诸子百家的理论中都有养生文化流传至今,比如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等,佛家、道家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养生心法。中医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修养身心的方法(比如五禽戏,比如孙思邈养生八法)、药方、理疗手段(针灸、艾灸、按摩),更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深入挖掘、创造性地利用中医养生文化资源,不仅对国内养生爱好者产生巨大吸引力,更会引起国际养生旅游者的兴趣。
养生旅游产品可以按照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
观光养生、度假养生、养生体验、养生科普教育、医疗养生、农业养生
六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