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北海
《侠隐》花了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描摹当时的北平风貌:
从吃穿住行到胡同街巷,事无巨细——羊汤馆炸酱面跟咖啡馆是邻居,吃的是烧饼果子配加冰威士忌,住的四合院装冲水马桶用黑胶唱机......
《邪不压正》里,汽车在冰天雪地里驶过旧京的牌楼、街道
这里,旧军阀和满清后裔齐聚,老百姓与达官显贵比邻而居,更充满了名媛绅士浪子侠客,潜伏着各国间谍......
不妨想象一下:你睡到中午,准备出门,左转碰到老邻居美国人,他用一口京片儿跟你打招呼;再晃晃悠悠,骑半天自行车,从东四三条到大栅栏喝杯咖啡;晚上再拐到后海看个夕阳,入夜了还能参加个爬梯,要么上房揭瓦。深夜再带着美国朋友回家,一起喝杯白兰地,聊聊艺术时局。一天就这样舒坦地过去了。
主人公李天然的日常,基本就是这样了。这个华洋杂处的神奇世界,比起30年代魔都上海更令人惊叹,几千年的古都,就在传统和现代中传奇着。
而这样的北平昙花一现,它仅仅存在于北洋时期到37年以前,难怪张北海、胡金铨这一辈的老先生,一直怀念这样的北平,所以胡在电影中,不厌其烦地追溯着客栈茶馆和故人的江湖。
正如张北海所说,
《侠隐》是给反清到抗战那辈人的挽歌。
归根结底,《侠隐》是充满
感伤
的,它不惜花五分之四的篇幅铺垫着这样美丽的古都,当战争的炮火猝不及防地来临,人们才更会痛惜罗曼蒂克的消亡。
书中美国记者的一席话,如今听来,更显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