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态修复网
中国生态修复网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最具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媒体,为中国的生态修复产业提供科研、技术、政策、市场、投融资、管理等全方位的资讯服务,以期推动中国生态修复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做中国生态修复产业化的创导者和践行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生态修复网

研究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生态修复网  · 公众号  ·  · 2025-05-25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文旅服务型产业,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本土特色文化为载体,基于生态系统带来的景观享受、美学体验等而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其发展紧密依赖生态资源,通过资源保护与文旅业态综合规划设计、基础服务设施等建设、宣传推广、运营、消费等环节推动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敏感型产业,主要培植的是对环境各项指标要求相对敏感,需要周边大气环境(空气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成分)、水、土壤、生物生境等生态环境要素满足一定标准的产业,如高端医疗、精密仪器等。其产业发展需要充分考虑环境本底情况以及产业生产、运营等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涉及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产业导入及运营等环节。


生态复合型产业,是将生态农业、文旅以及清洁能源、低影响等绿色产业叠加或相关产业环节耦合发展形成的。例如,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产业。此类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资源与环境的高效利用,主要涉及产业规划、设计、建设、产业导入及运营等环节。


生态环境治理型产业,主要针对生态资源本底退化、破坏和功能缺失等问题,通过保护、修复和治理等方式保障生态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以促进生态产品保值增值而提供的服务性产业。例如,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等。此类产业主要为以上四种产业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需要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并需要咨询、设计等单位提供相关服务。


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案例分析

由于物质产品供给型和文旅服务型产业均具有一定的经营属性,具体的经营开发模式较为多样。而对于生态环境治理型产业,其依赖的部分生态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性、准公共性特点,难以像经济商品一样通过实物交易,因此需要依赖政策机制的设计形成可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模式。目前,生态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式主要包括生态产品经营开发、生态环境导向开发以及生态资源集中收储开发等模式。


(一)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


1.模式概况

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模式可适用于物质产品供给型和文旅服务型产业,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交换价值。其中,物质产品供给型产业的市场化经营主要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文旅服务型产业主要通过龙头企业与专业服务机构推动不同业态产品的设计和推广。


2.模式机制和产业链形式

根据具体业态的不同,表2总结了市场上常见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链形式。



3.代表案例

以广东江门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农业生态旅游试点项目为例 2 ,该项目基于当地杜阮凉瓜品牌产业潜力,成功打造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和田园养生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生态区,助推当地农业生态旅游发展。


在国家大力发展田园综合体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杜阮凉瓜主导产业优势,以“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理念,将村民闲置的土地全部收回并统一经营,实行公司承包经营,土地租金返还农民的租赁模式。同时,引进具有一定资质、技术水平的农业企业,种植和打造特色杜阮凉瓜等农产品品牌,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形成以展示、销售和科研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此外,项目还通过联合餐饮业、策划节庆旅游等活动以及利用抖音等互联网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充分吸引市民游客旅游休闲,还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增收。


(二)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


1.模式概况

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cology-Oriented Development, EOD)模式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为基础,以产业运营为驱动,通过生态治理与产业组合开发模式,带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同时,发展与生态相关且收益较好的产业,以产业盈利反哺生态环境治理 3 。根据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等多部门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物质产品供给型、文旅服务型、生态环境敏感型和生态复合型产业均符合EOD产业准入要求。


EOD模式是目前经过实践且相对成熟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路径。自2018年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EOD模式以来,国家及省级试点陆续启动。截至2023年底,已有229个EOD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向金融机构推送,总投资9718亿元,融资需求6828亿元,已获授信2012亿元。


2.模式机制

EOD模式以“生态优先—产业导入—产业反哺—长效发展”思路,培植依托优质生态本底而发展的产业,通过统筹投融资和组织项目实施,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解决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缺乏现金流等核心问题。EOD模式机制如图1所示。


EOD模式机制示意图


3.产业链形式

EOD模式通常由政府委托相关主管部门或管委会主导,联合或委托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成为实施主体,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其上游产业链为项目策划与规划,中游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包括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等,下游为产业导入与运营。产业链上游环节聚焦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生态环境治理解决方案,并谋划收益较好的产业,设计生态增值和产业回补的价值转化与融资机制,争取项目申报入库和资金支持。中游环节主要通过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等具体实施工作,推动项目的实施。下游环节则涉及产业导入与运营,通过联合经营和组合开发等方式引入特色产业,推动公益性较强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


4.代表案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