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Q1偏股混合类基金仓位上行,普通股票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上行。
普通股票型仓位相较于24Q4上升0.7pct至88.3%;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0.7pct至87.2%;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上升0.9pct至74.9%。
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上升,主要源于一季度的市场上涨,基金份额边际下滑,赎回压力仍存。
主动偏股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上升2.0%,具体来看,普通股票型上升4.2%,偏股混合型上升2.5%,灵活配置型下降0.8%。
基金份额出现下滑,基金份额整体下降2.2%,普通股票型基金份额下降1.0%,偏股混合型基金份额下降2.4%,灵活配置型基金份额下降2.6%。
各类型机构的持股市值显示,持股规模已经基本上“势均力敌”。
截至25Q1,主动权益基金持股市值2.9万亿,保险(2024Q4数据)持股市值2.4万亿,外资持股市值2.9万亿,股票型ETF持股市值2.8万亿。
25Q1各类基金减仓沪深300,加仓中证500。
沪深300配置比例由24Q4的64.55%下降5.86pct至25Q1的58.69%(超配11.67%);对中证500的配置比例由24Q4的18.72%上升1.79pct至25Q1的20.51%(超配2.36%)。
创业板配置比例下行,科创板仓位明显上行。
创业板配置比例由24Q4的18.26%下降1.62pct至25Q1的16.64%(超配-0.64%);科创板配置比例由24Q4的13.06%上升2.12pct至25Q1的15.18%(超配7.09%)。
25Q1主题活跃,基金加仓小盘风格。
中证1000仓位上升1.87pct至13.43%(超配-2.05%),国证2000仓位上升2.82pct至13.59%(超配-7.13%)。
25Q1基金的港股仓位提升至18.9%左右,续创历史新高。
港股重仓持股市值为3175.29亿元,占比18.9%,较24Q4上升4.56pct。
恒生科技获显著增配,从24Q4的6.7%上升3.8pct,当前仓位达到10.5%。
从港股重仓持股行业来看,传媒、电子、商贸零售行业配置最高,Q1传媒、商贸零售仓位抬升幅度最大。
公司维度看,剔除股价因素,25Q1公募主要增配的港股公司集中于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新能源车等。
(一)
行业概述:加仓汽车、有色金属、电子,减仓电力设备、通信、交通运输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的绝对配置比例最高,Q1主要加仓汽车、有色金属、电子,主要减仓电力设备、通信、交通运输。
25Q1配置比例最高行业的是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
25Q1加仓最多的行业是汽车、有色金属、电子等,减仓最多的行业是电力设备、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
进一步剔除行业指数上涨影响后,衡量真实的加减仓方向,Q1加仓最显著的行业为汽车、有色金属、电子,减仓最多的是电力设备、通
信、公用事业。
以超配比例(基金配置比例-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变动衡量剔除股价变动后的仓位变化,Q1加仓最多的是汽车、有色金属、电子,而电力设备、通信、公用事业减仓最多。
从二级行业角度看,半导体、化学制药、白酒在Q1加仓最多,通信设备、电池、光伏设备在Q1的减仓幅度较大。
以行业所处的超配比例历史分位数衡量,目前超配比例处于历史90%以上高水位的一级行业主要是:钢铁、汽车、电子。
处于历史低分位的是公用事业、社会服务、非银金融、传媒、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
目前仓位处于近10年以来90%分位数以上的二级行业如下表。
其中,25Q1仓位处于100%分位数的是半导体、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摩托车及其他。
可以看到,基本上公募基金配置在高分位数的行业,一季度股价的超额表现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