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时,有人这样评价:这一奖项终于落在了伊东丰雄这个以“无风格”标榜自己的建筑师手中。
为什么“无风格”?是因为建筑师所处的社会总在不断变动,作为为之服务又想以一种“轻盈”方式介入其中的建筑师来说,应该“回应并稍稍归纳、引领”,而不该一味强调为个人风格著书立传。
早期大胆试验高科技金属材质,后来用房子把人围圈起来,之后提出城市“游牧民族”的概念,再到现在强调超级都市中的功能性与平权,伊东丰雄总是兼具思考力和谦虚。
有趣的是,当这样的思考力进入日常物件,伊东却显示出更多对于往昔的留恋。
在为居家用品Alessi设计的MU餐具中,他给西餐具加上了和日本传统筷子一样的六边形把手;
在为“美浓烧计划”制作的瓷器中,他把茶杯突兀的把手变成了像云朵般柔软起伏的凸起。
也许在他看来:现代人的身体虽然在社会裹挟下不得不向现代化前进,而内里的怀旧,是件又矛盾又柔软的东西吧。
❹
雷姆·D·库哈斯
Rem D Koolhaas
United Nude女鞋
他的名字可能开了个玩笑,实际上他是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的侄子,也曾在OMA事务所接受建筑师训练,并参与过拉斯维加斯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建造。
库哈斯的跨界走得最远:他将建筑力学和工业美学应用到女鞋设计之中,大获成功后干脆建立了自己的品牌UNITED NUDE。他用一颗理工男的心解决了高跟鞋长久以来优美却难以行走的难题,还给时尚行业注入了并不浅薄的技术感。
❺
弗兰克·盖里
Frank Owen Gehry
LV橱窗
弗兰克·盖里是建筑师中的“雕塑家”,他那些光怪陆离的作品——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捷克布拉格的跳舞房子——怎么也不像是特别理性思考后的结果。
有人评价盖里的建筑像是一堆拆散了的玩具,或者坠毁了的宇宙飞船,后来,盖里公开用一根中指回应了这些批评,并说“98%的建筑和设计都是狗屎”。有种评价非常中肯: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懂弗兰克·盖里,但在过去20年里,他的作品一直重新定义着“建筑”二字的含义。
盖里也屡屡跨界:鞋包、手表、首饰,不过最有趣的还是他2014-2015年度为LV设计的橱窗。金属碎片无序又优美地在橱窗中展开。盖里似乎在用它质问:
如果你可以接受这种小尺度的优美,为何不能理解它在大尺度上的表达?
❻
矶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