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珍司康、甘麦大枣包、七宝美髯包……单是名字就已经足够让中国人的DNA动了,据说药膳粽子、祛湿绿豆糕也已经在开发的路上。
近年来“美食奇观”不断的贵州也闯进了中式面包圈。
继省人民医院食堂月饼之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医食堂”推出了颇具地方和医院双重特色的“折耳根面包”。
到底谁在买中式面包?
笔者在天津走访时遇到了大学生小九。她是一位养生爱好者,平时就比较关注中医穴位按摩、八段锦等内容,在社交媒体刷到了这家开在中医院药食坊里的烘焙店“元气养生局”后,出于好奇就去线下门店体验了一下。
小九介绍,荷叶消暑包、黄芪养生包、麦冬吐司等她都尝过,“馅料很丰满,味道和市面上的普通面包确实不太一样,但整体是好吃的”。在她吃过的近10款面包中,麦冬吐司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款产品味道比较淡,馅料可能有银耳的中和,口感糯糯弹弹很奇妙。
因为开在医院里,元气养生局的营业时间也与医院相近,为早7:30到晚6:00。中午11点,医院人来人往,元气养生局也迎来了客流量的高峰期,平均在店顾客20人以上,既有提着药袋短暂休息的独身女性,也有带着小朋友挑选面包的夫妻。
据元气养生局店长介绍,除了前来就医顺道买面包的患者外,也有不少顾客是专程前来买中式面包的。
与开在医院的元气养生局不同,北京同仁堂旗下的知嘛健康在“老中医”跨界做面包时,选择了与传统面包店相似的位置,开进了商场里。
在同仁堂知嘛健康北京五棵松万达店,包括枸杞原浆牛角包、陈皮肉桂苹果酥、蜂蜜黄芪胡萝卜吐司、五红丹麦卷等多款中式面包产品在售,单价在16~36元之间。
李新在社交媒体上被种草后,来五棵松万达店买过几次中式面包。就她尝过的金瓜枸杞软欧包、枸杞原浆牛角包来看,吃起来没有明显的中药味,反而是一种不太腻的甜味。
作为“面包脑袋”,李新都回忆不起来,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中式面包就这么火起来了。
近几年,“中式”成了消费领域的新流行。聚焦到食养赛道,去年以来,养生水也逐渐成为行业爆款。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预计,2024—2028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速高达88.9%,2028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