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关注当下优秀出版书籍,打捞故纸陈书,推出凤凰网读书会、读药周刊、凤凰好书榜、文学青年周刊、凤凰副刊、一日一书、凤凰诗刊等精品专刊。在繁杂的世俗生活中,留一点时间探寻文字的美感,徜徉于精神的深渊,安静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读书

到底什么才是“柏拉图式的爱”?

凤凰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6-18 0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苏格拉底和青年男子的关系并非一般的恋爱关系。从柏拉图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柏拉图式的爱”到底是什么意思。《会饮》中有一段年轻的阿尔喀比亚德评论苏格拉底的话。柏拉图写道:雅典城中颇有影响的思想家中有人在悲剧大赛中获奖,大家聚在一起庆贺。酒过三巡,气氛热烈,争论不休。在座者竞相歌颂爱神爱若斯。这时,阿尔喀比亚德扶着一位吹箫女的肩膀走了进来。酒后吐真言。阿尔喀比亚德讲出了平常总是当作秘密而不愿泄露的事情:

“你们知道,苏格拉底喜欢漂亮的青年男子,总是围着他们转,被他们所吸引”,但实际上,“ 他感兴趣的并不是他们中间某人是否漂亮,……是否富有,或者具有别的某种受人称赞的优点。我向你们保证,他认为这些都没有价值,也认为我们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的整个一生,都是在讽刺和嘲笑他人中度过的。

苏格拉底这种和情人相处的独特方式,这种完全倾心于对方同时又有所克制的爱,即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是和苏格拉底作为哲学家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的。以苏格拉底为例,柏拉图说明了自己对哲学的本质的理解。哲学是爱神爱若斯的表现,因此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爱。以柏拉图为榜样,后世的人们也是这样理解哲学的,或多或少都把它看成了爱。

从阿尔喀比亚德与苏格拉底的交往中首先可以看出:哲学上的爱不是感官上的爱,尽管它也没有完全排除性爱。性爱只是另外一种爱的起点,这种爱叫作“激情”。柏拉图认为, “激情”这种爱就是哲学的本质特点。为了使这种爱能够产生,性爱就不能停留在感官享受本身,更不能发展为纵欲荒淫。只有战胜性爱,才能步入这种更高级的爱之中。

- 从性爱升华为哲学之爱 -

在美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柏拉图在《会饮》中让苏格拉底叙述了从性爱升华为哲学之爱的过程,形象生动,扣人心弦。苏格拉底宣称,他所讲的是玛尔提纳城的先知蒂欧提玛传授给他的秘密。蒂欧提玛对他说, 爱神爱若斯的真正本质是对美的追求,或者准确来说,是希望在美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蒂欧提玛说,这才是人生中的永恒与不朽之处。

追求美的人,就想永远占有美。相爱者希望永生,希望不死,这是爱情的本质特点。这种追求不死的愿望恰恰只有在短暂的美突变为永恒的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 所有的人都希望不死。生理方面具有生育能力的人找女人做爱,像他们认为的那样,通过生儿育女创造不死,创建对未来的追求与憧憬。但那些在精神方面具有生育能力的人呢?他们怎么办?……

如果他们从年轻到成熟都具有精神方面的创造力,如果他想受孕生育,我认为,他就会走来走去,寻找能够与他结合共同创造美的人,因为他显然不愿意通过丑陋发挥他的创造力。如果他具有这种创造力,他就会被健美的身躯所吸引,而不会陶醉在丑陋之中。如果他再在健美的身躯中找到高尚、正直的灵魂,他就会觉得身躯和灵魂二者都吸引着他。和这种人在一起,他就会思如泉涌,创造出无数道德方面的至言,找到善良的人应该做什么、应该追求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就会想法教育他,和他交往,创造出他的创造力一直想创造的东西来。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想着这一点,和对方一起抚育着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因此 他们之间的关系比通过儿女联在一起的婚姻更亲密,是内心的默契,更稳定的友情,因为把他们连在一起的,是更美丽的、更永久的后代,是精神产品。

- 寻找真正的本来的美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