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科技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科技

奥特曼最新专访:2025,AI智能体正加速登场

腾讯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5-13 19:4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的专访,他分享了OpenAI的创业历程、产品规划与发展路径,以及对AI行业未来的洞察。奥特曼回顾了OpenAI的成长历程,并探讨了AI智能体的未来发展。他还谈到了OpenAI在AI技术方面的创新,包括模型能力、人机交互、语音交互等方面的进展。此外,奥特曼还谈到了OpenAI未来的战略规划和挑战,包括打造更强大的模型、推动AI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与学术界的合作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分享OpenAI的创业历程和AI技术发展

奥特曼回顾了OpenAI的成长历程,包括从初创时的办公室到如今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的转变。

关键观点2: AI智能体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奥特曼探讨了AI智能体的未来发展,包括成为用户的订阅服务、API和SDK的形态、语音交互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观点3: OpenAI在AI技术方面的创新

奥特曼介绍了OpenAI在模型能力、人机交互、语音交互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包括GPT系列模型的发展。

关键观点4: OpenAI未来的战略规划和合作

奥特曼谈到了OpenAI未来的战略规划,包括推动AI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与学术界的合作等。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时运行这些大模型仍然非常困难,因此我们决定构建专用软件以优化部署体验。由于尚未明确产品形态,我们选择在2020年6月开放GPT-3的API接口,想看看开发者们是否能基于它打造出有价值的应用。


有趣的是,虽然全球市场反应较为冷淡,但硅谷创业圈敏锐地意识到这项技术的潜力,有人甚至认为它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雏形。


就我所知,真正基于GPT-3 API构建起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公司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文案生成服务上,这是当时唯一能够突破商业化门槛的应用场景。但我们注意到一个异常现象:尽管人机对话功能尚不成熟,用户却乐此不疲地与模型互动。要知道那时的聊天体验并不理想,因为还没有引入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但大家依然爱不释手。


除了文案生成,人机对话几乎是唯一具备“杀手级应用”潜力的功能,这最终促使我们决定开发ChatGPT。在ChatGPT 3.5发布时,API已支持八大类商业应用场景,远远超出早期的单一功能。我们也愈发坚信——人们渴望与AI对话。


虽然DALL·E的表现也不错,但考虑到我们在微调技术方面的积累,我们最终决定投入资源,专门打造一款面向对话的AI产品。

经过六年的打磨与探索,ChatGPT终于在2022年11月30日正式上线。如今,每周有超过5亿用户与之互动。



图片


从精简团队到高效协作,OpenAI是如何做到“越大越快”的?


问: 最近半年,你们似乎在持续不断地发布新产品?


奥特曼: 是的,确实如此。我们发布了很多重量级更新,而且产品发布节奏越来越快,连我们自己也觉得非常惊人。


问: 你是如何在一家如此规模庞大的公司中,仍然保持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


奥特曼: 我认为,很多公司都会陷入一个典型误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产出却陷入停滞。他们只是为了扩张而扩张,却没有同步提升产品的研发与迭代效率,这就是所谓的“效率停滞”。


我始终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让每个人都高效运转;保持团队小而精;确保人均产出与公司规模相匹配。 否则,你就会看到一个40人的会议,为了一个小功能而争论不休。商业界有句老话:“优秀的管理者永远很忙”,因为没有人希望看到闲着的人到处搅局、影响效率。


在我们公司,也像许多科技公司一样,真正创造价值的是研究员、工程师和产品经理。你必须确保这些关键岗位上的人始终专注、高效地推进工作,产生实际影响。如果你打算扩张公司规模,那就意味着必须同时增加项目数量,否则就只会增加无谓的会议和内耗。


因此,我们尽量保持精简的团队结构,但赋予每个人极大的责任感。要实现这一点,唯一的方式就是同时推进大量项目。现在,我们确实有机会打造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平台。要实现“终身个性化AI助手”的愿景,意味着必须跨越不同的服务场景,覆盖主流与长尾应用,而这需要构建丰富的功能模块和配套能力。


问: 在过去这六个月里,有没有哪个产品让你特别自豪?


奥特曼: 我最自豪的是模型能力的持续跃升。当然,我们距离目标还有不少改进空间,但我们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迭代。目前的ChatGPT已经是一款非常优秀的产品,而它之所以如此强大,核心就在于底层模型的出色表现。一个模型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如此多样的任务,这一点让我感到由衷惊叹。


图片


如何不被OpenAI“碾压”?奥特曼:核心AI服务之外,机会无限

问: 你们既在开发小模型,也在推进大模型,几乎什么都在做。那么我们这些从业者该怎么做,才能不被OpenAI“碾压”?


奥特曼: 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在做的事情:我们希望成为用户的核心AI订阅服务提供商。这其中一部分功能将通过ChatGPT实现,其他还会涵盖一些关键模块。


但最核心的 ,还是打造更智能的模型,探索新的交互入口 ,比如专属硬件终端设备,甚至类似操作系统的基础平台。至于API或SDK 的形态,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但一定会找到合理的路径。可能会经历几轮尝试,但最终我们会做成。我希望我们的平台能为全世界创造巨大的价值,成为其他开发者创新的基础。


问: 也就是说,你们做“AI核心订阅服务”,其他部分我们这些开发者可以自由发挥?


奥特曼: 确实是这个思路。如果你能做出比我们还要优秀的核心AI订阅服务,那也非常欢迎。


问: OpenAI未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奥特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