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消费”重要方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智能穿戴、超高清视频、脑机接口、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突破脑机融合、类脑芯片、大脑计算神经模型等关键技术和核心器件,研制一批易用安全的脑机接口产品,鼓励探索在医疗康复、无人驾驶、虚拟现实等典型领域的应用。
2025年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潜在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控脑,脑机接口产品全面实现临床应用,打造全球脑机接口产品创新高地,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
2025年3月1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其中专门为脑机接口新技术单独立项,针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需要不断调试设备的情况,立项指南新增“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价格项目;针对侵入式脑机接口,立项指南专门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等价格项目。这意味着,一旦脑机接口技术成熟,快速进入临床应用的收费路径已经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