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周云杰,略略略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5-17 11: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当时的他既无背景又无经验,但海尔“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给了这个年轻人一个公平竞逐的舞台。


周云杰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在车间当过装配工,亲手拿着螺丝刀为冰箱拧螺丝。在这期间,一位老师傅曾经郑重嘱咐他:“别小看这颗螺丝,它松了,冰箱门就关不严,质量就会有问题。”


这句话让初出茅庐的周云杰感受到手中螺丝刀的分量。就这样,他以一颗纯粹之心对待每一个细小螺丝,不因工作琐碎而懈怠。


这份对品质的执着,成了周云杰青年时期就放不下的较真儿。


在工厂一线工作一年后,他应聘到了销售处工作。 1992 年,海尔在家电行业首创“直销员”模式,在商场派驻直销员,面对面为用户介绍产品。周云杰毛遂自荐,成为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位“直销员”。


他走出生产车间,走进商场一线,当起了柜台营业员,直接面对顾客卖冰箱。


为了摸透用户需求,这位理工科出身的年轻人每天口袋里揣着冰箱说明书,手提温度计、湿度计,跑遍各地卖场。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如何影响冰箱制冷效果?用户在使用中还有哪些痛点?周云杰一边详细记录下各种环境下冰箱的运行数据,一边把顾客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建议都记在随身笔记本上。


事实证明,这段朴素踏实的奋斗经历为他日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很快,周云杰敏锐地洞察到实验室合格的数据并不代表产品真正过硬,用户厨房的真实体验才最有说服力。


工作仅两年,他就上交了一份长达 23 页的《华北冰箱市场调研报告》,大胆指出用户在冬天有分区存储冷冻食品的需求,建议开发抽屉式立式冷柜。


这份详实犀利的报告令管理层眼前一亮,周云杰也因此被破格提拔为销售处副处长。


后来,继续凭借优秀的业绩和干练的作风,1995年,年仅29岁的周云杰便被提拔为海尔最年轻的总经理,走上了企业管理岗位。


短短七年时间,从一线工人成长为总经理,这份飞速晋升的背后,是他对事业一以贯之的热爱和全情投入。


正如他后来所总结的那样:“每一个拧螺丝的瞬间,都在为未来埋下彩蛋。”


前不久的一次采访中,被问及给年轻人的职业建议时,他的回答也似乎穿越37年光阴,与自己的青年时期相呼应:


“尽早确定你的职业方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干就行了。如果你喜欢做技术,就潜心研究技术,如果你喜欢干管理,就在管理上下功夫。千万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漂移,这最耽误时间了。


你只要喜欢就行,不要委屈自己。”


图片
吃苦也像享乐似的岁月,便叫青春


木心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这样描述过: “那种吃苦也像享乐似的岁月,便叫青春。”


周云杰身上的纯粹感和“少年感”,有很大一部分也来自于此。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家电业正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国外巨头在核心技术上成果频频。


当时已经走上管理岗位的周云杰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到研发一线,与一群年轻工程师共同攻关制冷技术。


也正是那段时间,国际上对氟利昂制冷剂的环保限制日趋严格,而国外公司对新型环保冷媒技术严加封锁。


周云杰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能突破“无氟冰箱”技术,中国冰箱产业将在环保赛道上落后于人。


于是从1994年起,他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希望研制出不含氟利昂的新型冰箱。


研发过程远比想象中艰辛。实验室里无数次数据的不达标都在考验着团队的意志。


据同事回忆,那段时间周云杰经常通宵达旦地盯在实验现场,熬红了双眼分析失败原因。


整整一年多里,他们先后进行了三十多次制冷系统改进试验,却次次遭遇性能不稳定的打击。


在又一次失败时,团队士气一度跌至谷底,大家都怀疑问题是不是无解了。


关键时刻, 28 岁的周云杰没有泄气,他咬牙鼓励大家再试一次。


几乎是不抱期待的,大家调整了关键参数后按下启动键——冷凝器滴出晶莹的水珠,温度计缓缓降到了预期值!


就是这一次,奇迹出现了:团队成功攻克技术难关,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无氟冰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