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亲吴仲裔非常开明,提倡男女平等,年仅11岁的吴健雄便被送往苏州求学。
自此,浏河边的那个少女渐渐亭亭玉立,也渐渐在求知的道路上加大马力。
童年时期的吴健雄和父亲吴仲裔
“为什么学理科的女生这么少啊?”
“女孩子在这方面学得差嘛!”
“我不认为!”
这几句简短的问答,是吴健雄当初考取中央大学时,和身边一位女同学的对话。
彼时,她刚刚18岁。
在那个时代,上大学的女生本就很少,学习理科的更是寥寥无几。
但是,在吴健雄的心中却憋着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
而且,这些年的求学过程之中,她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从师范学校到小学教师,再到南京大学,直至考进中央大学,吴健雄的成绩永远是名列前茅的那一位。
更重要的是,她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诲本就是“男女平等”;期间更是得到过大思想家胡适先生的指引,第一次聆听他的演讲便是宣传女性独立思想的《摩登的妇女》。
小小年纪的吴健雄,早就成为一名现代女性的典范。
胡适和吴健雄
距离吴健雄的那个时代,“男女平等”在这片土地已经倡导了百余载,但是它是否真得深深扎进了人们的心中呢?
其实,近一个世纪前的那个少女早就给了世人一个答案:若是一个女人没有一点自强的念头,那么又将如何摆脱这千百年来笼罩在中国女性心头的阴影?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发出这样的论断。
那是因为他没有见过吴健雄,否则他一定会惊讶地发现:
吴健雄虽是女儿身,却天生一颗男儿心,一颗比很多男子都要坚强的勇敢之心。
02
最怕漂亮的你比我更努力
最怕聪明的你比我更拼命
1934年,吴健雄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央大学毕业。
这时候她文有胡适为师,理有施士元指导,一个是文学大师、一个是科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