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7月10日特
意举办了“媒体开放日”
,再次对外作做澄清说明。
在这一次的澄清中,华大基因
承认了南京昌健此前是华大研究院的合作伙伴,且曾与南京昌健讨论筹建
“国家基因库细胞中心江苏运营中心”,但坚持“这个中心并没有存在,未曾真正建立”。
在华大基因看来,“是华大集团早期商业化运作经验不足导致了举报门”。
当然,这一切在南京昌健眼中,
“还是在玩把戏”。
至此,关于华大基因的
“举报门”,成为了一个公婆各有理的“罗生门”。
股价腰斩,但水分还没有挤干净
虽然事情过去了
17天,华大基因股价涨跌,仍然难以摆脱“举报门”的影响。
7月12日,华大基因收报102.35元/股,虽和最低跌至91.06元/股相比已有所反弹,但鉴于“举报门”事件仍在发酵,消息尚未被证伪,华大基因的股价仍难言乐观。
从
2017年
11
月
15
日至今,
8
个月的
时间,华大基因的股价就从最高价的261.39
跌破
100元
/
股。华大基因股价高位腰斩,但
就目前100倍的市盈率(
TTM
)来看,仍然有水分没挤干净。
2017年7月14日,华大基因以13.6元的发行价上市,短短4个月时间股价一路狂飙最高冲至261.39元,相较于发行价股价涨幅超19倍,市值突破千亿元,位居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市值前三。
此前,牛熊君曾撰文提到,上市时华大基因183倍的市盈率对标基因界老大Illumina 70倍的市盈率,已严重透支未来,既然市值被严重高估,必然要回到正常的价值范围内。
就算在A股市场,道理也是一样。
目前A股市场上做基因检测的有3家公司,其中华大基因是国内老大,贝瑞基因是老二,迪安诊断是老三,其中华大基因估值最高。
但对比2017年的营业收入:华大基因为20亿,贝瑞基因为11亿;归母净利润华大基因为3.98亿元,贝瑞基因为2.32亿元。营收和净利润差距均小于1倍,但是市值方面差了近2倍。
华大基因的龙头溢价显得有些虚高
,而
估值太高会让投资者恐慌的。
事实上,通过对比华大基因
2017
年报和
2018
年一季报的十大流通股东,可以看出外资机构正在加速撤离。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高盛均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应该也是看到了华大基因大幅上涨后过高的估值。
从华大基因
2017
年的财报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出外资撤离背后的思量。
2015
年和
2016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62
亿元和
3.3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32.05%
和
26.93%
。
2017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98
亿元,同比增长
19.66%
。
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