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ookface
无人是孤岛,一书一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ookface

很严重,大家开始存钱吧…

bookface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04-01 21: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医生停顿了一会儿,才说,9床,别怕,我们今天需要把管子拔了。
9床脸上的笑意顿时凝住了,怎么要拔管子?她说不出话,但眼神里满是疑惑,她将目光从医生移到一旁的丈夫身上,丈夫看向床畔的监测仪,没有说话。
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扯了扯丈夫的衣角,终于,他的丈夫说话了 “咱们回家治,真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待下去了,亲戚都借遍了”。
护士要伸手解下她嘴上的呼吸面罩,她一把抓住呼吸管子,惊恐地望着医生,再望着丈夫。管子插在嘴里,她无法开口,可是她很清楚,这是救命的管子,哪能拔掉?管子在一天,她的生命才能维持一天。
当医生最终伸手拔掉她身上的插管的时候,她抓住医生的手终于慢慢地、无力地松开,眼泪一直在流,那种求生的欲望令人看着心碎。
1个月后,得知她去世了,这是预料中的结局,大家并没有那么惊讶。
生和死这个大命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会去考虑,但当我们真正面临的时候,往往都会措手不及。
救命谁都想,可前提是自己花不花得起这个钱?
就算花得起,会不会最后人财两空,自己还要负债?
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如果能负担得起,谁都有要求医生马上做手术的底气,而不会纠结于计算钱与生命哪个价值更高。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进了医院,你就会知道你的那点钱就像在长江里打了几个鸡蛋,根本拍不出啥浪花。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不敢想,万一哪天我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说实话,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思来想去,发现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应对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本文不推荐具体保险产品)
关注的老粉丝都知道,一直以来都在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因为这些年在医院里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悲剧, 而这些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 大病面前,你会发现医保根本就不够用。
目前医院的药品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药100%报销,乙类药部分报销,丙类药一点不报销。像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特效药都属于丙类药,只能自费。
比如免疫治疗药物pd-L1抑制剂,不管是进口还是国产,都没进入医保,即便算上了赠药,进口药一年需要13~14万,国产2年需要7.5万;
在抢救危重症病人中常用的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之后每天2万元起。
以上统统都是自费,医保无法报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