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刚开始
一样,这是家很传统的炒货铺子。仅仅十来平米的空间内,成堆的瓜子、花生散发着焦香,蜜饯、话梅按斤销售,顾客来了就用铁铲装袋。
但做着做着,赵定敏锐地注意到,同一种炒货一次性打包半斤对消费者来说太多了,如果想要尝更多品类就不划算。
于是,2015年,他在江西开出了一家量贩零食店“傻子瓜子”,卖瓜子的同时进一些小包装零食卖,门店销售额一下子翻倍了,很快摆脱了仅够维持生计的状态,一年能到手30万的利润。
赵定一盘算,一家店30万,那三家店就是90万,再往大想想,如果一年能赚 100万,那将是
“
一件非常非常棒的事情
”
。于是在一年内,“傻子瓜子”开到了第四家店,赵定也实现了自己的“百万目标”。
与此同时,单店的营业额也在飙升,逐渐从5000到6000,再到8000块钱一天,最高单日营业额甚至达到了5万元,赚到1000万只用了半年。
这个反常的营收数字,让赵定异常兴奋,这证明“裸货”转型“手抓包”零食是一个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但第二年,当赵定刚刚想施展拳脚,这艘刚启航的创业小船就遭遇了商海暗礁。当时很多老乡闻风而来,在一个月内与赵定一起开了七家加盟店,毫无例外全部亏损关店了。
赵定一蹶不振,在深夜难眠辗转反侧时,他再三反思得出一个结论——加盟就是割韭菜,以后只能开直营店。
直到他遇到了晏周。
晏周:教会赵定创业的引路人
2018年,赵定认识了“零食很忙”的创始人晏周。
彼时的晏周,身为营销策划已经在房地产行业从业8年,和几个合伙人跨界开了一家零食小超市。不同于赵定的是,他一开始就有了规模化的思维,他的“零食很忙”在开放加盟后,从一个40平的零食小店,已经到开遍湖南的大街小巷。
●
2017年3月,零食很忙首家加盟店开业。图片来源:零食很忙官网
他遴选加盟商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比如一家零食很忙门店,面积大小要在120平,店址辐射万人以上,投入至少约55万元。另外,加盟商前期还需要走访十家以上门店,参与交流会与实战学习。
在这样的强管控模式下,加盟商的利润也能有保证,晏周承诺给加盟商们约18%的综合毛利,基本能在1.5到2年内回本,对于零食行业而言,这样的回报率不算低。
赵定在和晏周的沟通中发现,不是加盟是割韭菜,是“没有能力的加盟才是割韭菜”。
2019年,赵定创立了“赵一鸣零食”,这一次,赵定在加盟这件事上打了个翻身仗。
●
2019年1月,赵一鸣零食品牌成立首家直营店开业。图片来源:赵一鸣官网
前100个加盟商,都是赵定亲自面试后招过来的,他不仅像晏周一样要求加盟商走访门店,更要求他们写“观后感”,并在事后突击检查一些门店营业额等细节信息。目的是让加盟商明白,即便是已经验证成功的盈利模式,如果不努力经营,也不可能坐享其成。
前期繁琐的筛选条件,直接劝退了许多人。根据《中国企业家》报道,早期给赵一鸣零食打进来的100个电话,最后真正落地开店的加盟商最终只有一家,且被选中的加盟商,赵一鸣零食只发开店资格,参加完6个月的培训后,才被允许开店。
可以说,在晏周的影响下,赵定真正有了组织运营一个庞大团队的能力,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赵定也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晏周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之一。
两个CEO的“相爱相杀
”
从后来的经历来看,这里说的“影响”,可能还不只包括加盟经验的传授。
他们相似的经营思路,让“赵一鸣零食”和“零食很忙”在各自向全国扩张的道路上,迟早会正面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