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中国药大学发表在Redox Biol.上的一篇关于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激活及脓毒症的研究。文章主要探讨了TrxR1抑制剂对巨噬细胞中Caspase11及炎性小体的抑制作用,从而缓解脓毒症。研究中,通过对TrxR1的酶活性进行突变验证,发现其酶活性是导致下游细胞焦亡的关键。此外,文章还探讨了TrxR1对LPS内吞及OMV的影响,以及TrxR1-Trx1轴对CAV1的膜定位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TrxR1抑制剂对巨噬细胞中Caspase11及炎性小体的抑制作用
研究通过Auranofin(TrxR1的抑制剂)处理脓毒症模型小鼠,发现其能减轻CLP诱导的脓毒症症状,并缓解小鼠肝脏和肺中的细胞焦亡。
关键观点2: TrxR1酶活性是导致下游细胞焦亡的关键
通过对TrxR1的酶功能结构进行突变,研究发现其酶活性在细胞焦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观点3: TrxR1调节Trx-1的还原活性影响焦亡和Caspase11及炎性小体的激活
研究通过突变Trx1验证了TrxR1是通过维持Trx-1的还原活性来控制焦亡和Caspase11及炎性小体的激活。
关键观点4: TrxR1影响LPS的内吞及OMV
研究探讨了TrxR1对LPS内吞以及OMV的影响,发现TrxR1可能调节小窝介导的内吞作用,从而影响OMV及其中的LPS的摄取。
关键观点5: CAV1在TrxR1调节的焦亡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TrxR1通过调节Trx-1的还原状态,影响CAV1的膜定位,进而调控细胞焦亡。
正文
在小窝介导的内吞途径中, CAV1(小窝蛋白1)在囊泡形成和随后的物质内化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TrxR1敲减,则增强了Trx1与CAV1的共定位。也就是说TrxR1对于Trx1的还原可能会降低Trx1与CAV1的结合,接着他们通过还原剂以及氧化剂,以及活性位点突变了的Trx1,对Trx1与CAV1的结合进行了coIP分析(
CoIP也就是免疫共沉淀,其实就是对于蛋白互作最直观的检测方法之一了,如果看不懂coIP图的话,可以回去看看《夏老师带你读文献》,都介绍过怎么看
),确定了氧化的Trx1会与CAV1结合:
接着为了确定TrxR1-Trx1轴对于CAV1的膜定位,他们又进行了上下游之间关联性的验证,这里他们并没有直接敲减TrxR1后过表达Trx1,而是敲减TrxR1后分别过表达Trx1及其突变体,通过Trx1的突变,来确定TrxR1是通过还原Trx1,导致了下游的CAV1的上膜以及维持了CAV1的蛋白水平(
这样的突变验证其实就是有效地避免了肯定后件逻辑谬误,在很多高分的文章中,这都是比较常用的验证手段了,不清楚肯定后件逻辑谬误的话,可以回去看看《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列文虎克读文献》和《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
):
最后他们通过敲减了TrxR1后,回复表达CAV1,确定了CAV1过表达可以恢复敲减TrxR1后导致的焦亡抑制(其实这一步验证还是有点仓促了,如果是验证CAV1与Trx1结合位点的突变,会更有说服力一些)。通过这个实验,他们确定CAV1的过表达,可以挽救TrxR1调节的焦亡和Caspase11炎性小体激活:
最后,他们形成了这样的示意图,TrxR1还原了Trx1,而还原后的Trx1无法结合CAV1,而游离的CAV1会促进OMV的内吞,促进LPS进入细胞,导致Caspase11炎性小体的激活,导致了巨噬细胞的焦亡。而当TrxR1被抑制后,氧化的Trx1会结合CAV1,降低CAV1的上膜以及其蛋白水平,从而抑制LPS通过OMV进入细胞,抑制LPS对于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缓解脓毒症: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大部分的验证,都是有条理也是比较有逻辑的,就是在最后验证CAV1作为TrxR1-Trx1后的一环的过程,可能稍微有一点仓促了。总的来说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好了,今天就先策到这里吧,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原文,祝你们心明眼亮。
(
本文为夏老师个人观点,仅讨论文章本身,对超出文章以外的内容并不多做评价,如有异意,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