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生地不熟,徐佳义和小打卡唯一的依靠就是朋友圈里的200多个群主。他们有些是读书会的负责人,有些是英语或者计算机培训机构的老师,有些是学生社团的骨干。小打卡也是他们在各自业务领域中的依靠。
种子用户的支持和良好的口碑,让徐佳义坚信,他要做B端用户的后盾,小程序的风口和微信生态的完善,让社群成为了小打卡取之不尽的用户源头。
在创业期间,他始终保持着和这些种子群主的充分沟通。小打卡的产品功能迭代很快,有很多功能都是受到了群内用户的启发。
曾有一个知乎大V,在小打卡中开设了一门“教大家怎么练好声音”的打卡活动。每天不仅要包装课程内容,还要布置作业进行点评。
徐佳义深受触动,在新版本中专门增设了“语音打卡”的功能。
小打卡的核心功能
再比如,他亲自参与了#21天健身馆健身#和#坚持每天图书馆自习#等活动,群主向他提议,这一类活动需要小打卡在功能上对线下更加友好。徐佳义深以为然,反复思索后认为
帮助群主把活动渗透到线下是双方的共同诉求。
经过几个版本的快速迭代,新版的小打卡拥有了
设置打卡时间
,
设置打卡参与密码
,
设置参与者只能通过二维码扫码打卡
,
设置参与者必须在指定地点范围打卡
,
设置参与者向活动主缴纳押金
等强大功能。
甚至细心的徐佳义还提供了大尺寸版本的打卡二维码海报,帮助圈主在海报等宣传物料上印刷。
小打卡的互动功能
徐佳义接受采访时说:“学员在我这里实践学习是很好的事,我们要辅助老师完成这个过程。”
Luckin瑞幸咖啡营销负责人,前神州租车CMO杨飞在《流量池》一书中对种子用户定义如下:
1.活跃度高,影响力大的产品用户。
2.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3.种子用户需要有反馈产品建议的能力。
在小打卡的案例中,徐佳义
培育了一批质量非常高的种子用户:
首先,他们对于产品价值非常认可,对于产品功能的需求非常强烈;
其次,他们大多是群主,活跃度足够,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拥有较大的影响力;
最后,他们对于产品反馈的建议,不是拍脑门和想当然,
而是实实在在在业务应用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宝贵思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徐佳义是幸运的,千金易得,一将难求,而高质量的种子用户就好比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但徐佳义对于种子用户的诚恳和真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行动力,又何尝不是这些种子用户信任他,帮助他,围绕他的原因呢?
三、处处埋点,激发用户分享欲望
经过了艰难的冷启动期,种子用户的口碑为小打卡积累了相当量的用户,
现如今,小打卡又是如何吸引用户自发分享传播的呢?
本节主要分析小打卡在产品端埋下的两个分享节点——
“打卡红包”和“补打卡”。
对于任何产品而言,如何“埋点”,尤其是那些核心功能之外的点,都是值得去深思的。
1.怎样做一个足够“有趣”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