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奇遇电影
电影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奇遇电影

尴尬了!老外把中国DVD盗版史拍成了电影

奇遇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7-12 21:5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原型机是啥?我问了几个曾经在盗版届呼风唤雨的人物也没问出结果。大概是某种DVD刻录机的高级称呼吧。


搁电影里听着头头是道,特别有含金量。


1998年,那年盗版DVD还未在中国大行其道。老王的盗版作坊,低门槛零准入,几分钟视频教学入门,不信你看。


一开始,老王去电影院偷胶卷的手段,跟初期海淘骗安检的相似度百八十了。



偷渡胶片在地下室私自播放,再录像机拍摄,把影像转成数据刻录在DVD上,这传说中的「胶转磁」,不难理解吧。


胶片多重,效率多低吖,忙了一宿还有五又四分之三没刻。胆子养肥的父子俩,从暗偷变成了明抢,滚风筝轱辘轴子似的卷走。



这样还是太慢啦。创业创成了民工,全干体力活。


不如直接趁影院播放的时候录下来,去除中间步骤白跑腿。这管现在叫「偷拍」「屏录」「枪版」,都不是什么好词。


盗版DVD要是真从这发家,潮汕「音像大户」可是要贻笑大方了。行吧,看你爷儿俩怎么玩儿。



本以为是盗版碟鼻祖,率先当上了「枪版之王」。导演脑洞开得有点大。


直接录制下音频视频,量产才是盗版的精髓。刻录机这下派上用场,一成十、十成百,批量生产。



用京城之王的话说,盗版可是「创造性劳动」,光copy那只是成功了一半。做市场,一开始就要有「品牌意识」。


考据癖对迪士尼、华纳、米高梅的片头津津乐道。老王小王也自制个片头满足你。



老王小王出品「京城之王」,高大上的独家片头——



你该不会是对高大上有什么误解吧(围笑)。


所谓「货卖一张皮」,封面是盗版DVD的第一张脸。老王上学时画画的功底终于可以发光发热。


浓浓土味版的海报封面《为黛西小姐开车》,了解一下。



相机照相、暗室冲洗、风机吹干,整个海报制作过程是你想象不到的简陋,每一厘都是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脑洞。


花式创业,就是这么原生态。



产品出来了,如何打开销路?当然得做宣发了!


宣发物料纸板呈现,那是相当本土粗糙有质感。配上三寸不烂之舌,把好人夸上天,把死马说活过来的本事,这才算齐活。



街坊邻里是大王小王的第一批客户,背着老公看大戏,背着老婆看爽片的,全成了「京城之王」的拥趸。


他们对影片里突然出现的人头、隔壁嗑瓜子咯痰的混响,已经见怪不怪。


但是外国大片,天生的语言膈应,听不懂跟不上成了「感受西方文化」的拦路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