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宁可付"跑腿费"也不自己下楼!高校"宅懒癌"还有救吗?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1-08 10:5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对于高校中有偿跑腿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帮自己减少了不少人情债。“总是叫同学帮忙拿快递买东西,时间长了很不好意思。在网上找人跑腿,他帮忙我付跑腿费,就不会感觉欠着人情了。”张同学说道。

也有的同学觉得同学间谈钱伤感情,南开大学的石同学觉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还谈钱,太不利于同学友爱了。”

是“宅懒癌”还是资源有效配置?


“大学校园走来走去也没有多远,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出来运动运动,非要花钱雇同学跑腿呢?”网友“马克若晨”的疑问,也道出了许多人对校园有偿跑腿行为的不解。出现有偿跑腿的原因,是不愿直面“严酷的寒冬”,还是个人时间的合理分配?是懒得踏遍校园的土地,还是校内资源的有效配置?

“冬季宅懒癌”是阻碍大家冬天出门的最大敌人。 “离开热气腾腾的寝室,来到北风刺骨的外面,简直像从天堂掉入了地狱,这个时候就想过饭来张口的生活。可惜外卖不能送到寝室里,只能寻求校园跑腿服务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同学说道。

“如果自己有什么需要,当时又忙于其他的事办不到,可以支付少量金额请同学帮忙,总比当时特别着急,还没什么途径解决要好。”天津大学的袁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有10小时以上的时间在实验室,有时候没时间取快递、交水电费,就会找校园“跑男跑女”帮忙。

有很多高校现在有多个校区同时办学,几个校区间距离遥远、往来不便,同学们若想在几个校区间办事,免不了一顿奔波。“南开大学两个校区间车程1个多小时,我住在新校区,如果要往旧校区送东西,会找熟人帮忙带过去。因为是熟人,不会直接给钱,但事后会请他吃顿饭。”南开大学的钱同学说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