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斯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雷斯林

这300面墙上,有数百万小城青年的未来。

雷斯林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7-11 11: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90 后这一代,大多数人除了“户口”和“籍贯”之外,也都有一个叫不出名字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小村镇里的“老家”。每个人都来自小城小村,每个人又在极力地摆脱这个似乎很难堪的标签。


但同时,这个标签却又往往承载着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一处回忆,极其容易被触碰到。


这些回忆里包含了老家的爷爷奶奶三姑四伯的热情和疼爱,包含了和同龄人上山下河滚得一身泥巴的童年,包含了没有雾霾没有尾气污染的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同样也包含了断壁残垣上用劣质油漆刷出来的标语。


我曾经在某个艺术区的墙绘下面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孩子来参观,孩子好奇又惊喜地对着墙壁赞不绝口,母亲怜惜地看着孩子说:“老家墙上到处刷的都是这些,也没见你这么爱看。”


同时,她的眼睛里又难以抑制地流露出歆羡:“别说,还真是比老家墙上的好看多了……”

墙绘艺术之所以在全国乃至世界都能成为首屈一指的民间艺术,这其中所蕴含的乡土情结,本身就令人感动。

2 刷墙标语记录着小城的历史,也曾记载着全部的“外面的世界”

对小城的人来说,刷墙标语是一种村镇里持续多年的文化,很多人都是看着那些标语长大的。


回想起来,那些特定时代的标语往往象征着时代的发展和诉求。


比如计划生育最热火朝天的那几年,作为重点管理的农村和乡镇,满街的标语都是这样的:



再比如最近几年,互联网越来越在小城甚至农村普及,为了让相对闭塞地区的人们尽快接受新鲜事物,各大品牌商同样选择用刷墙标语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和居民们沟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