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泡杯茶看金融
总结金融行业专业分析成果,传播金融行业专业知识,分享同业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泡杯茶看金融

【银行债转股】债务处置中的国有资产管理投资公司与银行

泡杯茶看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8-25 19: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淡马锡旗下的很多公司享誉世界,既保留了国资身份,又在同行业中效率居上,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国资管理模式,成功贯彻其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建设初衷,具体而言淡马锡模式的要点有三:

(1)政府与国资企业之间的隔离墙;

(2)淡化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影响,逐层控制子公司;

(3)求平衡的内部约束机制。

政府与国资企业之间的隔离墙 。淡马锡模式下,国有资本运营分为3个层次:政府部门——法定机构和政府控股公司——国资公司。公共服务职能被划分给专门的法定机构,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必要的流动资金由政府拨付,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的经营。在盈利方面,国资公司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采用专业化经营、追逐利润最大化,不受政府特殊照顾。淡马锡旗下的公司完全以商业利益为考量进行独立管理,不会获得政府津贴或信贷背书,持续亏损的结局就是倒闭。

淡化政府在公司治理中的影响,逐层控制子公司。 淡马锡旗下公司管理层向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所有股东负责,而不仅是政府。财政部作为政府代表,仅对淡马锡的董事局主席、董事和总经理人选进行必要的安排,此外的任命并不干涉。董事会由政府官员、民间人士、下属企业领袖组成,10名成员中有4名政府人员,但不会从公司领取薪水,其奖励是政治方面的晋升。

依照惯例,如果董事会认为政府方面的指令欠妥,则有权予以驳回。淡马锡的管理方式也自成体系,除了约44家直属子公司,其还通过产权投资等控制500多家公司,形成宝塔型的产权结构。淡马锡主要靠委派董事会成员、控制重大产权经营决策来实现对子公司的管理,其子公司的经营与一般私营企业无异。

追求平衡的内部约束机制。淡马锡旗下全资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人选不重合,并且分工明确。董事会定期考评管理层业绩,并由下设的薪酬委员会独立决定管理者薪酬。此外,其下属公司普遍设立审核委员会,在授权范围内可调查任何事项,通过强力监督避免“委托-代理”模式产生的问题。

综合来看,淡马锡管理企业的方法就是——资产组合、以控人代替控事、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淡马锡会不断寻求收购高增长预期的企业,而出售增长空间不足的那些;对下属公司的决策,淡马锡无法一一过问,因而对管理者精挑细选并加以定期考核成了省力而有效的方式;最后,将考核标准简单化,以股东利益为先、为重,资产增值保值的指挥棒作用显著。

中国国企的改革历程

建国以来,国有企业曾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企业主力,承担了物资生产、调配、经济计划落实等职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企原有的体制机制不合时宜,国家因时施策,推进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的来说,2013年以前,国企改革走过了四阶段:经营层面改革、产权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深化国家控股的企业改革。

时至今日,国企改革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新一轮国企改革以实现国企功能为导向,中国石化在垄断性国企中首先发力引入社会资本,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2015年《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成为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是国企改革的政策持续落地的一年,7月26日,国务院推出《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着重强调要“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央企间的重组整合开始大跨步式推进,央企数量从2015年的112家缩减至103家,拆分组合也不乏其例。 国企的并购重组,离不开国资运营公司、国资投资公司的参与,目前主要有中国国新、诚通集团等负责具体运作

债务处置中的国资公司:以诚通、国新为矛

央企重组整合如火如荼,国有资本公司粉墨登场

今年以来,央企之间重组整合加速,既有基于战略上的考虑,也有基于“强带弱”,缓释较差央企的经营与偿债压力,如宝钢与武钢、中冶与五矿、中国远洋与中国海运。央企间的重组整合方式多样,大致来说,共有三类:

(1)国有资本公司参与下的整合 。诚通控股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方面的工作,不过也担当了一部分处置不良资产的责任;国新的定位是解决央企重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重组都需要两家国有资本公司参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