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可引起多种精神病症状。该病有一定的遗传概率,许多环境因素也是疾病的诱因,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5~54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分裂症是导致精神残疾的主要疾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传统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靶点为多巴胺受体及皮质多巴胺受体,第一代药物通过抑制多巴胺受体在边缘系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第二代药除抑制多巴胺受体还可作用于皮质多巴胺受体,调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或)组胺神经传递等。
2024年9月26日,百时美施贵宝(BMS)的Cobenfy(曲司氯铵/占诺美林)顺利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成为数十年来首个获批的全新机制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也是首款获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
该药的功效被认为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M1和M4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活性。曲司氯铵是一种毒蕈碱拮抗剂,主要在外周组织中拮抗毒蕈碱受体。
尽管已获批上市,但Cobenfy在精神分裂症领域的征途长路漫漫。今年4月22日,BMS宣布Cobenfy在ARISEⅢ期试验中的顶线结果。该试验旨在评估Cobenfy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辅助治疗药物,拟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然而,试验结果显示,Cobenfy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在第6周时与安慰剂相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仅降低了2.0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11),次要终点也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
BMS指出,精神分裂症辅助疗法的研发面临患者反应异质性、严苛的试验设计要求及增量获益验证的复杂性等挑战。接下来,公司将进一步分析数据。
不过,该药的目标不只是精神分裂症市场,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自闭症谱系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领域的研究也在推进。
走出“死亡谷”黎明在望?
蒋莉莉
2024年全球推出的48种新活性物质(NAS)中,有8个为神经领域药物。其中包括30多年来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的首个新机制新药,以及4种用于治疗神经罕见病的新药申请(NAS),其中2种用于杜氏肌营养不良症,2种用于C型尼曼-匹克病。2024年,FDA批准5款CNS小分子化药上市,但在今年第一季度,未有新力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