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泡芙的成长史、合格泡芙的标准、泡芙的外皮和馅料、其他类型的泡芙等内容,展示了泡芙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泡芙的起源和成长史
泡芙最早的雏形来自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大厨潘特里尼。大约在1540年,这种小甜点被带到了法国,并经过了优化和改良,最终在18世纪呈现出我们熟悉的形态。
关键观点2: 合格泡芙的标准
一个完整的泡芙包括外皮和馅料两部分。外皮决定大小和形状,而馅料决定整体风味类型。泡芙的外皮应该是酥脆的,但现实中会受到保存时间和方式的影响。馅料可以是甜的如奶油、卡仕达酱、冰淇淋等,也可以是咸的如盐、胡椒、芝士等。
关键观点3: 泡芙的种类和特色
除了常见的圆形泡芙,还有如闪电泡芙、修女泡芙、泡芙塔等。闪电泡芙皮更酥脆,有多种风味;修女泡芙则是将两个泡芙堆叠在一起,用酱汁和奶油连接。泡芙塔是大型宴会的常见甜点。还有天鹅泡芙、巴黎车轮泡芙、古杰赫泡芙等其他造型的泡芙。
正文
馅料则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泡芙的整体风味类型。
制作泡芙外皮,最基础的配料就是简单的黄油、水、面粉和鸡蛋。不用酵母或是泡打粉之类,而是
通过
热水
带来的高温湿度来达到想要的口感。
虽然都是泡芙,但我们在吃的时候会发现,
有的外皮更偏酥
脆,而有的则更偏蓬松。
老式糕点铺里常见的一个小圆球里面裹着奶油的泡芙,是
直接用面糊烤出来
,
虽然也略带酥脆,但整体口感更偏蓬松绵密,带着一种空气感。
像泸溪河这类主打中式糕点的店,卖的泡芙大多都是这种外皮。
还有一类,会在常见泡芙皮上再加一层面盖子烘烤,
烘烤好后其外形看起来很像菠萝包
。这层盖子可以更好保持泡芙的形状,其表面龟裂的均匀纹路也会给泡芙带来更加酥脆的口感。西树泡芙、贝儿多爸爸卖的泡芙就是这一类。
像菠萝包外皮的泡芙 | 图虫创意
理论上来说,泡芙的外皮应该都是偏酥脆的,然而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并非如此。
尤其是第一种泡芙皮,很多时候入口并不酥脆,而是更偏松软质地。
这是因为虽然刚烤出来的泡芙皮是酥脆的,但在挤入奶油等馅料后,
外皮会吸收酱汁里的水分
,再加上从出炉到我们入口,中间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常吃到的都是略受潮回软的泡芙。
如果想吃到最好的口感,要么就是蹲守刚出炉的时间,要么就是可以考虑
复烤
一下~
首先,挤馅料有两种不同方式:
一种是将烤好
的泡芙外皮横切开,然后堆上奶油;另一种是在泡芙的底部挖一个洞,从这个洞里将奶油挤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