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雷峰网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雷峰网

从分包到共创:百度智能云的大模型生态革命

雷峰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25-04-27 17: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出乎他意料的是,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千帆平台就完成了节点数量的迭代。
这样快速响应伙伴需求、与伙伴共建产品,是百度智能云在大模型时代下,与伙伴合作升级的一种决心体现,也是其对大模型时代生态合作新局面的应对策略:
迈入2025年,大模型的ToB落地已成为行业焦点。与云计算产品相比,模型落地追求与专业领域深度结合,批量复制交付更为困难,大厂难以孤军奋战,需要借助行业伙伴的力量渗入细分行业。
在刚刚过去的生态大会上,百度智能云便发布其2.0生态政策,强调与伙伴产品共创、市场共拓及服务共享。伙伴不再只是大厂的“分包商”,可以从商机建构的第一步,便深度参与。
但云计算时代的生态经验,让许多伙伴对与大厂的合作心有余悸。深谙于此,百度智能云决心用大模型讲平等合作的故事,重塑伙伴与大厂合作的安全感。
这一次,百度智能云拿出了什么诚意?

01

大模型时代,生态伙伴不能只是分包商

大厂生态之难做,已非一朝一夕。
过去,带来大客户商机的同时, 大厂留给伙伴的,往往是极不平等的地位:伙伴常沦为分包商,到了项目的询价环节才加入,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面对分配过来的项目,只有回答“做”和“不做”的权利
在总集时代里,大厂前期的大包大揽,还会导致项目烂尾风险高企,伙伴一通忙活却还可能成为烂尾“背锅侠”,最终颗粒无收。
而伙伴的这种结局,源于此前国内大厂做生态时, 常缺乏完整且一以贯之的生态理念 。有大厂只把伙伴化作销售,成为自己赚钱的工具;有的只是搞“人头模式”,让伙伴直接变为供应商。“双赢”不在大厂的生态词典里,加上内部高层的变动,让生态政策也动荡频繁,多番折腾下的伙伴,伤痕累累。
并且,在传统云计算时代,大厂看重传统领域里的头部资源厂商,当时更受青睐的合作模式是:双方作为利益共同体,建立项目里利益交换的机制。
然而,大模型的出现,让旧有生态模式已显得“不合时宜”。
不同于云计算时代以标品为核心,模型在ToB侧的落地,牵扯到具体行业场景,需要大量时间定制调优。传统大资源厂商的响应速度难以跟上,相比之下, 大厂更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的“小蜜蜂类”伙伴——具备行业洞察、能快速挖掘客户需求并推动应用落地。
大厂需要伙伴,伙伴也需要大厂加持。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Create 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分享到:仅在2024年Q4,就有49个新的大模型腾空出世,2025年Q1则达到55个——在日新月异的大模型爆发时代里,如何事半功倍地快速开发新的应用,是开发者们共同的焦虑。
同时, 目前大模型业务的主要客群是头部客户,创业公司凭借自身资质难以拿下,大厂的背书显得更加关键。 对这一变化有灵敏嗅觉的百度智能云,早已开始新的布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