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早餐
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财经快讯之一,每天早晨,最新鲜、最全面的财经资讯尽在财经早餐!财经大事早知道,您的贴身财经小秘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早餐

刘润《关键跃升》:不懂复盘,再努力也是白费

财经早餐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5-17 06: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干中学”,是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Kenneth J. Arrow)于 1962 年提出的模型。 “干中学”是指,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思考、探索和尝试改进工作的方法,这样员工通过工作本身就可以积累知识。
换句话说, 知识的积累有时不是“学习”的结果,而是“工作”的副产品。 这种积累知识的过程,就叫作“干中学”。
如果经理只把员工当作工作的机器,认为工作成果才是唯一的产品,那么员工的价值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边际效用越来越低。 最后经理会发现,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平均水平越来越高,自己身边没有人才可用。
如果经理有意识地把工作的副产品,也就是员工在工作中思考、探索和尝试改进工作的方法收集起来,用来浇灌员工,提高生产力,那么整个团队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这就是“干中学”。
“干中学”意味着,经理不能让员工一直做他熟悉和擅长的事情,而要让员工走出舒适区,去做一些他不熟悉和不擅长的事情。
这就需要经理具备一种修养,他要允许员工犯错,因为只要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或者去做此前不熟悉的事情,就有可能做对,也有可能做错。
经理要把员工犯错当成是培养的成本,然后跟员工一起来解决问题,而跟员工一起解决问题本身就是培养,今后改进了工作方法就是员工获得了成长。
犯错、解决、改进、成长,这就是经理对员工的培养过程 大家有没有发现,教练真正的重点并不是教,而是让员工去练。


周记、分享和复盘
经理具体该怎么帮助员工“干中学”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