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过两天,她就要走了。”
“你不是也要走吗?”
“不,我爸妈已经给我办了入学手续,我要到洛杉矶读书了”
“那,她——”
“她还不知道,她就一心想着要走一趟66号公路,那是我们在国内就一起计划好的。”
阿伟沉默了。
“我该告诉她吗?”
沉默,还是沉默着。
15天后,他们抵达洛杉矶,两家会合。当天晚上,女孩全家登上回国的班机。
那天,阿伟送的机,在登机口,他把男孩的一封信交给了女孩,回头和家长一一道别,开车离去。
事后,阿伟告诉我,其实两家大人都知道男孩、女孩的情况,只是他们太小了,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让他们结束。
阿伟说,那天回来以后,他想起了自己的17岁,也是初秋,他终于不顾一切地跑到车站,去见自己心仪已久的女孩,临行前最后一面。
两个人先是楞了一下,随后阿伟说了句“好好学习”,就扭头走了。
后来,他们再也没有见过。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
……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一直以为我跟阿伟不一样,原来动容的时候,每个人都一样。
2016
年,罗马。
今天接到一对年轻夫妇,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的关系,而是在接下来的一路谈话中。
“明天我们去哪儿?”女的问。
“不管了,先回酒店睡一会儿,太累了”男人一脸困意,脑袋靠在车窗。
“你总是这样,去哪儿都不预先规划好,睡睡睡,就知道睡!”
“我——”
“行了,你别说了,不想听你说话,反正你也不愿意理我。”
两个人就此一路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