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行文化中许多作品里的兄弟会、姐妹会生态,都是基于我校 The Row 的设定改编的,包括电影《律政俏佳人》里的姐妹会 Delta Nu,《大学新生》里的 “希腊生活中心”……甚至《怪兽大学》里面的怪兽们也参加兄弟姐妹会!
对于主导美国大学主流文化的兄弟会姐妹会,中国留学生们好奇之余,参与、认同这种生活方式的并不很多。“希腊社团” 有着光怪陆离的传统,加之所有成员对入会考验过程的高度保密,它在外人眼里显得无比神秘。出于一个局外人的好奇,我找到了三个加入过 “希腊社团” 的中国留学生,和他们聊了聊兄弟会、姐妹会里的真实生活。
作者和姐妹会的女孩们一起去英国游学,每到一个景点她们都会一起合影,摆出经典的 POSE,图片由作者拍摄
在南加大读政治的 Amanda 今年大二,是一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瘦高姑娘。学校总共有十一个全国性姐妹会最受欢迎,她曾经为了交更多外国朋友、了解美国文化而加入过其中之一。Amanda 告诉我,学校里评价最高、人缘最好的几个姐妹会都是清一色的金发长腿,每年最多只有一两个少数族裔的女孩子。而她加入的姐妹会虽然在十一个里排名倒数,却更加多元化。不仅有更多黑人、亚裔、墨西哥裔,也有两三个和她一样从中国来的女孩。
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的 Allie 刚加入姐妹会不久,她为自己选到了一个合拍的姐妹会感到满意。在学期初招募(Rushing)的阶段里,每个申请者都要去所有姐妹会的房子里参观,和尽可能多的老成员聊天。接下来进行双向选择,再深入了解和自己互相选择的几个;如此重复两到三轮,最后一轮再确定自己最想去的姐妹会。
在这个过程中,Allie 被自己原本最喜欢的两个姐妹会都淘汰了,却了解并喜欢上了她现在加入的这一个。“整个过程其实是很合理的,毕竟互相喜欢才会去加。” 她说,“我所知道的人里面,基本上没有人是不喜欢自己最终加入的姐妹会的。”
最初的新鲜劲儿没过去的时候,每个姐妹会活动都令人大开眼界 —— 毕竟每学期要交 2000 美元左右的会费呢!Amanda 回忆起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邀请活动:女孩子们可以带任何约会对象,在姐妹会房子集合之后大家一起坐上大巴,一路开到市中心一家漂亮的露天酒吧。盛装打扮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在俯瞰城市的酒吧喝酒聊天跳舞,的确跟电影里的场景一模一样。
然而 Amanda 却慢慢感到有些不值得。招募阶段姐妹们的热情周到,在之后的活动中慢慢变得越来越少,姐妹会内部也早已形成了一个一个小圈子。不菲的会费的确带给她们各种各样的有趣活动,按理说也应该带来所谓的姐妹关系(Sisterhood)才对。“但姐妹会有点像花钱买朋友”,Amanda 说,“而且也不一定能买到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