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lay/GROUND
「看没看到我的手机」专题也很惊喜。在这个版块,读者会看到
50
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对镜自拍的照片,这些照片足足铺满一个完整跨页。如果你想「认识」某一个人,你可以对照照片,去阅读版面右侧的信息——那里有每个人的名字、日均使用手机的时长、以及各自对手机的描述。
看完后,你会感觉这不只是自拍,而是
50
种生活的群像,也是
50
种在虚拟与现实交织中对身份探索的呈现。
总的来说,
《
play/GROUND
》
的交互注重给人营造一种
反算法的沉浸式体验
——
读者必须主动拿起、翻阅
,阅读的过程中也会想重新打开自己,与世界建联。
◎ 图源:
play/GROUND
体现在视觉上,
《
play/GROUND
》
把杂志做成了大开本报纸的样子
,
满足了那份手持杂志的仪式感
;
而油墨气味、纸张触感与手机屏幕无法比拟的视觉铺展,也将内容阅读的深度注意力与视觉冲击力
发挥到最大
;
可
自由
拆卸海报
的设计则
巧妙利用了纸媒
「撕下、张贴、分享」
的互动性,
让读者自发
融入,用纸上创意延伸真实连接。
◎ 图源:
play/GROUND
作为第一期
「
社交
」
主题的延伸,
《
play/GROUND
》
还
设计了一条友谊手链
。手链
灵感来自
泡泡玛特旗下的「
MOLLY
、
LABUBU
、
DIMOO
和
SKULLPANDA
」
4
个
王牌
IP
。每一条手链都传递着独特的情绪、个性与态度,也
诠释了不同性格、生活方式与存在方式在
真实世界
彼此联结的多样形态。
◎ 图源:
play/GROUND
从呈现内容到视觉语言、创意互动,
《
play/GROUND
》
这种对「社交」复古又新鲜的重新诠释,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有其独特性。
于品牌而言,
这种调性让杂志超越单纯的
品牌手册
,
成为帮助泡泡玛特和年轻人、以及更广泛创意社群建立紧密联系的深度内容飞地
;于读者而言,它是一个可以随意翻阅、贴在墙上、随身携带,或者收藏起来以及可以玩耍的
纸上乐园
。
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
当下,新媒体不断卷新花样,
投入实体刊物
,反而成为
品牌
争夺消费者注意力的另一场比拼。
以咖啡品牌为例。讨论热度一直高涨的三顿半,以品牌刊物
《咖啡、街区与对话》
记录品牌
IP
「
返航计划
」
中所途经的咖啡馆与遇见的人
,
也
在产品之外,
通过生活方式的内容沉淀
品牌
文化
。
文化香氛领域,
观夏的《昆仑
KUNLUN
》同样是值得关注的内容形态
。
它用纸质移动艺廊的方式,通过纸笔和镜头
,
去探讨香气之外
那些
对东方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的探索和思考。
连宠物品牌也不示弱。致力于重构人宠关系的
pidan
,早早
推出
实体
刊物《不辨的日常》
。它的内容不只关乎产品,还有人与
小动物
之间真实情感的串联。
◎ 图源:pidan
相比新锐品牌从卖产品到卖文化的试验,
成熟品牌的优质杂志,在帮助
品牌
获取
稀缺的
深度注意力
之外,整体还更具备长尾价值。
在这个领域里,教科书级别的案例是
老
牌美妆护肤品牌资生堂的《花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