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医源于上古道医学
①
中医源于上古道医学,在数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规范化,理性化。
中医的理论体系基于《黄帝内经》,其对生命与世界的认识则源于中国传统根文化,中医的规范性使得其可以成规模的发展,也可以更好的与现代文明接轨。
②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其
教义上承黄老清静无为思想 ,下览中华文明数千年来衍生出的杂而多端的多种方术。
自古道教有“十道九医”的说法,在道人的修行过程也 容易领悟医学理论。
③
中医与道教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在这一点上,作为中医核心的《黄帝内经》是一个重要证明。《黄帝内经》中作为纲领的《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中医的四重境界。
其中所描述的“上古真人”也正是道教徒们毕生向往并追求的对象,而作为末技的养生与医术则逐渐发展成了世间中医。
另外,中医在具体操作中所运用的原理,比如阴阳、五行、辩证思想。中医对世界、生命与病痛的认识,与道教大同小异。
④自古及今,
道门中名医辈出,这里枚不胜数
。比如:近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提炼的青蒿素就与葛洪真人的《肘后备急方》有极大关系。而葛洪真人在其原文《抱朴子》一书中曾明言其药方是传自于其道门恩师。另外,
还有曾编著《养性延命录》的陶弘景真人,留下《千金要方》的孙思邈真人等。
近代有擅长妇科的四川高道李直果大师等。这些道门名医为中医的发展与完善做了巨大贡献。
⑤现在,
道门中还流传着一些同样源于中华文明,却与中医在理论与实施方法上,稍有区别的道医门派。
这些门派往往掌握着一些在中医中已渐渐失传的,更为原生态的理论核心。这使得他们的治疗更加事半功倍。并可以治愈一些中医为之束手的疑难杂症。因此,道医在人们心中往往充满了神秘感。
⑥早期,
医道同源,中医重要典籍《祝由十三科》中就保留有许多法符。
这使得现在的中医相对过去变得不完善。而这些在道门中则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传承。
⑦许多中医世家往往都传承有道教气功、存神等修炼内容。他们在精神方面对道教往往也有归属感。
以道为教
道教是“以道为教”卽以修道为教化。在自身的修道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累积传承至今。
教理教义也逐渐发展出了许多普世价值观与慈善理念。
比如:
①早期五斗米道修建义舍,
用符水为人治病以及主张修桥补路以减轻罪过的教义都包含有丰富的慈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