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金扯谈
广告,推广,宣传,社交网络,读书,吃喝,我关心的一切都会写点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金扯谈

推荐|我这样一个茶叶小白鼠,经常在这里买茶

老金扯谈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6-10-09 12: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说到底:认真做内容、别过早被商业左右、要有人。



茶语网,不愿意做没根的风口猪





茶语是一家基于茶行业,以“传播当代茶文化”为定位的茶与生活美学垂直媒体,“茶语”二字对于媒体的定位就非常准确,其原创文章、视频在数量和质量都业内知名。从微博“中国茶叶榜”起端,到改名微信微博公众号“茶语网”,再到完成网站chayu.com的PC端、wap、app全布局,用了整整四年。


定位精准:从数据布局开始,四年内功成就


基于定位的扩展,茶语的梦想是让中国人的生活美学能够成为时尚和流行,让千年传承的茶文化能够更多的人了解,让“茶”这个健康的传统成为可以国际化的中国符号。要做到专业级的内容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必须基于现代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推动。还在装神弄鬼讲故事或者在老茶馆玩小圈子,中国茶永远都只能是小众,不可能变成大众接受的范畴。


这四年来,从战略上来说,茶语一直在做两件事,而这两件事,正是今天绝大部分看起来成功的自媒体大号和新媒体都在补的课。


完全掌控:数据底层自控,以自己的后台分析需求和流量


第一课便是数据底层自控,有自己的程序后台,可以分析个体粉丝需求和数据流向。在程序布局和大数据研究上,茶语一边做内容,一边根据后台的数据调整选题、方式和茶语市集的SKU。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年龄知识结构调整app和wap端的界面,并寻求更多的流量入口输入产品和内容。


“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做大数据的底层结构,内容社群也好,内容推动电商也罢,你连看你的粉丝谁是谁都不知道,怎么能给别人更好的内容服务呢?”张阳说。“现在的大号,大部分商业逻辑清晰的,都在试图补全后台数据的解析能力。是不是做茶行业的文化传播与此无关,没有后台数据的解析和记录能力,所有底层数据都在微信或者微博上是不行的。不是微信该不该给你的问题,而是没有足够的数据解析你无法针对性的调整出来一个更好的自己。当红的罗辑、一条,我相信他们都在补程序和数据的课。”

随着近几年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数据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而同时他们也看到自身企业数据管理的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大数据底层结构上尤其明显。而先行一步的茶语,因为有了大数据底层结构所以能够看到的就不仅是单一的客户身份,交互动作或者客户特点了,而是通过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让茶语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人,提升到一个完整客户体验的层面了。基于此,茶语不仅能够知道每个客户对于以往的交互及产品使用感受好坏,还能知道影响他们感受的原因是什么,甚至还能知道不同类型的客户有什么爱好,对现有产品还有什么需求,希望茶语将来能够提供什么产品、什么服务来满足他们等等。至此可以说,茶语拥有了能够全流程,全场景的跟踪客户行为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