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但留白要注意构图的均衡,不能因为元素太少,导致画面失衡。
但并不是说画面越简单越“白”则越容易构图,简单的画面对构图要求更高,否则简洁很容易变更简单与无聊。留白更需要构图的均衡。均衡不是对称,而是心理的平衡,避免头重脚轻,左右失衡。均衡是呼应,是心理平衡的暗示。
二次构图的本质还是“减法”。通过裁剪等手段裁剪掉多余的元素,聚焦主题部分。本图通过圆构图,过滤掉周边多余的荷叶和枯枝,留下倒影的荷花,画面更紧凑,表达了镜花水月的虚无的意境。
构图是一幅有意境照片的基础,而氛围是锦上添花。但这锦上添花决定了意境本身,也许一幅照片的意境,构图占据了99%的功劳,氛围只占1%,但没有氛围,这张照片的意境可能为零。氛围可能是前后景虚化后的朦胧感,也可能是焦外的点点斑驳,也也可能是逆光下营造的暧昧的光晕,也可能是低反差带来的虚无感,甚至是折返镜头的甜圈圈带来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通常讲虚化分为前景虚化和后景(背景)虚化。这是镜头特有的语言。虚化能表达空间感,国画中通常用笔墨的浓淡来表达远近,其实更接近虚化的是宣纸上的墨晕。
虚化,一般情况下选择长焦或大光圈镜头,长焦的好处,一是能拍的远,还能产生空间压缩感(这也是氛围营造的手段之一),当然也能虚化前后景
。
背景虚化的目的之一还是做减法,简洁,突出主体,使得画面干净,不干扰视觉,但这个功能还是用于构图。虚化另一个目的是层次感和空间感,画面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立体的,增加了想象空间;另外还可以营造氛围,烘托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