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网

静夜思 | 有一种东西,比时间更宝贵

新华网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10 21: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果周围环境很嘈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关上门,直接制造一个隔离的环境屏蔽外界的干扰。这大概是我们最先能想到和最常用到的方式了吧!


关上门可以帮助我们暂时阻挡周围令人不快的噪音。不过,在信息嘈杂充斥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该如何打造隔离的空间呢?


斯坦福大学的哈索普莱特纳设计学院有一个名为“黑色隔间”的隐藏空间。这个空间不过是一间小屋子,没有窗户,完全隔音,有意地去除了一切会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且故意设计得只能容纳下1~3个人。在这样一个空间里,人们得以暂时抛却生活中的各种忙碌、欲望、纷扰,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


在这里,你需要重新拨开生活中干扰视线的云雾,重新正视生命的主线,聚焦于对关键问题的思考,让自己看得更清楚。


当一个人能够分清主次时,也就更能避免将注意力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了。


2.设置你的个性化模式


说到个性化模式,最耳熟能详的例子莫过于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脸书(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了。


每次登台亮相,乔布斯永远是一身黑色高领毛衣、牛仔裤,再加上一双运动鞋的固定搭配。他说,三宅一生为他制作了一百件黑色高领羊毛衫,够他穿一辈子的了。


而马克·扎克伯格的标配则是黑色休闲外套或灰色T恤,配上牛仔裤。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衣橱里有20件同样的灰色T恤,“我真的很幸运,每天醒来都能为全球逾10亿用户服务。如果我把精力花在一些愚蠢、轻率的事情上,我会觉得我没有做好我的工作”。


两位科技界的大佬有着同样的共识: 将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不必浪费在思考每天穿什么衣服这种小事上。


“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就曾采访过近百位富有创造力的杰出人士,从大量的访谈中,他发现了一个现象: 大多数富有创造力的人很早就发现了自己最好的生活节奏, 比如什么时候睡觉、吃饭和工作。而且他们会严格遵守这种节奏,即使受到其他事情的诱惑也不会轻易改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