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识局
欢迎关注识局!我们提供一手的政策资讯,并有丰富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识局

146家国家高新区去年营收28万亿,今年又获批10家,至2020年要达240家左右

识局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5-16 10: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17年的两会上曾表示,现在统计的146家高新区,“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保持了年均17%的增长速度,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了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生产总值也增长了10.3%。可见,他们已经成为各个地区创新发展不可小觑的力量。

关于今年,识局君了解到, 淮安、汕头、铜陵狮子山、内江、咸宁、鄂尔多斯、常德、黄冈、宿迁、安顺等10家省级高新区在2月份已经获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以截至目前,全国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56家。

不止如此,国家高新区还将继续增量发展,科技部近日也给出了明确答案:

5月9日,科技部印发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首次提到,到“十三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40家左右,这意味着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再增加近百家国家高新区,而且要基本建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国家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中心。

规划还具体提出了四大发展目标:

——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和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比如,涌现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年新增注册企业数占比达到1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6.5%;

——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格局。比如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瞪羚企业数明显增加,出现一批独角兽企业;

——率先形成绿色协调发展的科技产业新城区。比如,从业人员人均生产总值率先达到小康社会水平。比如园区城市功能更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

——率先形成开放共享、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平台。比如,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园区,形成若干全球创新高地。比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