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两个摩尔多瓦士兵把张青山带回了自己的国家,他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俘虏。不久后,张青山就被两名士兵卖给了当地的一家富人家庭做仆人。
年仅12岁的张青山没办法回家,也不知道回家的路,只能留在异国他乡干活。由于年龄尚小,而且语言不通,张青山只能做些简单的粗活。万幸的是,买下张青山的那户人家还算善良,并没有虐待他。
张青山在主人家的待遇还算不错,偶尔有新衣服穿、每天都能吃饱饭,甚至还有工资可以领,比当时国内内忧外患、颠沛流离的生活要好很多。
但张青山的心里始终只有两个字——回家。为了能找到回家的路,他开始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字,并省吃俭用、将自己的所有工资都攒了起来,留作以后赎身和路费所用。
邂逅爱情,他选择留在外国
十二岁的张青山没有想到,他会在异国他乡邂逅自己的真爱。当时和张青山一起做工的人中有一名白人女孩,她虽然是本地人,但是父母双亡,只能给富人家做仆人谋求生计。
当时富人家的卖身仆人只有张青山一人,白人女孩非常同情他,在张青山刚到摩尔多瓦时对他格外照顾,不但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他,还教他当地的语言。久而久之,张青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无依无靠的二人同病相怜,在张青山的追求下,他与这个白人女孩成为了恋人,思想传统的张青山更加想带着自己的恋人回国。他攒下了一笔钱后,将自己想要回家的愿望告诉了白人女孩,并提出带她回去见见自己的父母的想法。
但是白人女孩拒绝了张青山的邀请,她不愿意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而且当时中国局势动荡,白人女孩也劝张青山不要回去,这动摇了张青山回国的决心。
在国外多年,张青山一直没有与家人联络上。摆在他面前的,一边是亲密的恋人、安稳的生活,一边是不知是否安在的父母、朝不保夕的生活,张青山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了摩尔多瓦。
娶外国妻子,他仍是中国人
决定留在摩尔多瓦后,张青山更加努力工作了,他身上有着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和恋人一个未来。终于,在他十八岁时,他用自己六年的积蓄为自己赎了身。
恢复自由身后张青山也没有停止工作,他不畏艰苦,每天勤劳地工作。渐渐地,整个小镇的人都认识了这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中国青年,张青山也结识了不少外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