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优恪网
优恪 - 面向十亿中国消费者的独立测评平台,源于德国独立测评机构 ÖKO-TEST。采取匿名随机的方式购买商品,送往德国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每日发布商品品质测评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优恪网

春分到 茶韵香 喝茶必看!茶饮料特辑 这次不仅仅只是实验室检测 ...

优恪网  · 公众号  · 电商  · 2019-03-21 13: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优恪对于茶饮料的实验室测评结果,涉及绿茶、红茶、花茶和乌龙茶的检测结果以及实验室测评流程。同时介绍了成品瓶装茶饮的制作过程和工艺,并给出了一些健康建议。最后,文章强调了选择优质茶饮的重要性,并提醒消费者注意饮茶健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茶饮料测评概览

优恪对市售热门茶饮料进行了实验室检测,涉及绿茶、红茶、花茶和乌龙茶。主要负面影响因素包括人工合成甜味剂、食用香精、人工合成磷酸盐以及含糖量高。

关键观点2: 茶饮料国标与产品对比

部分茶饮料产品并未在瓶身标签标注茶多酚含量,而根据茶饮料国标,茶多酚含量是评价茶饮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些产品未达到国标中的茶多酚含量要求。

关键观点3: 负面清单解析

含糖量高、食用香精和甜味剂等问题成为茶饮料的负面因素。这些成分的使用对健康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消费者应关注并选择更健康的茶饮料产品。

关键观点4: 成品瓶装茶饮制作过程

成品瓶装茶饮制作过程包括茶叶提取、装瓶、套瓶和装箱等环节。消费者通过了解制作过程,可以更好地选择健康、优质的茶饮产品。

关键观点5: 健康建议与选择优质茶饮

优恪推荐消费者选择不含糖的卓越级(A+)产品。对于儿童,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红茶。孕妇在摄入咖啡因时应注意适量。此外,自己动手冲泡茶饮可以做到健康少糖,是更好的选择。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详细实验室检测报告请登录优恪网查阅


优恪6级枫叶评级

优恪评级起评均高于国标


优恪检测的商品,品质水准通常会高于国标 (目前仅检出一例低于国标)。在国标基础上,如果一款产品没有或仅有轻微的缺陷,就可以获得最高评级:卓越级(A+)。在产品满足国标的前提下,缺陷越多、负面影响越严重,评级将会越低。


实验室测评流程

市场调研

正品采购

全球送检

实验检测

报告发布



大家好,我是恪(kè)宝。喜欢本期测评和优品,可以猛击评论或“好看”支持我们哦~



很遗憾 没有真正的茶饮

从专业角度来说,一款真正的茶饮料应该是以茶叶提取液、浓缩液或者速溶茶为原料加工而成,其中必然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等真实茶叶的有效成分。 在茶饮料国标中,茶饮料可以分成3类:茶饮料(茶汤)、复(混)合茶饮料和调味茶饮料。3种类型的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不同,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要高于调味茶饮料。


国标《GB21733-2008茶饮料》中对茶饮料茶多酚含量的具体要求如下:规定茶饮料(茶汤)中茶多酚含量应大于等于300mg/kg,其中绿茶、乌龙茶、红茶和花茶的茶多酚含量分别应大于或等于500mg/kg、400mg/kg、300mg/kg(具体见下表)。

GB21733-2008茶饮料对茶多酚的含量要求


根据优恪团队对中国成品茶饮市场的调研,市售热门的茶饮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在瓶身标签标注了茶多酚含量,多数企业并未标注。其中,“东方树叶”红茶、茉莉花茶、绿茶三种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分别大于等于180mg/kg、280mg/kg、480mg/kg(据调查,不同时期版本茶多酚含量标识存在区别)。对比茶饮料国标,东方茶树的产品均低于国标,不能归为真正的茶饮料。其他品牌更不必说,基本上均为调味茶饮料。


“茶饮料国标虽规定茶多酚含量,但没有强制要求标签上标注茶多酚含量,因此,部分企业对茶多酚含量上打起了‘擦边球’,其深层原因在于茶多酚含量太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如是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