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跟总统特朗普结怨颇深。在“通俄门”问题上,CNN抓着特朗普不放。但在内部视频流出、它的一名制片人说炒作“通俄门”完全是为收视率后,CNN处境异常窘迫。事实上,CNN的遭遇,很大程度上也是当今西方传统主流新闻媒体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选民主要的新闻来源,那些传统主流媒体则被挤到几无“立锥之地”,陷入“双重困境”。首先是“生存困境”。过去15年间,报纸广告收入从约600亿美元跌至200亿美元。更为严峻的是,传统媒体还陷入“公信力困境”。据皮尤研究中心统计,在尼克松执政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达70%以上,但2016年已跌落到32%。
2016年以来西方政坛“黑天鹅”事件频出,用事实印证了马克思的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也适用于西方国家传统主流媒体们。《纽约时报》总编辑迪恩·巴奎特就说,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大都市是全国性新闻媒体的聚集地,但他们没能更深入地了解整个国家,并与来自不同背景的民众——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草根基层——有效沟通。可以说,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信息鸿沟”,最终导致主流媒体对基层民意的严重误判。
不仅如此,西方主流媒体一方面与基层民意“脱敏”,另一方面也与政治权力中枢脱节,导致它们陷入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描述的那种“脱域危机”当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与主流媒体频频上演“互怼”大戏充分说明,作为美国民主政治根基的政府与媒体之间的“竞合”机制已经彻底瓦解。CNN爆出的丑闻则表明,“反特朗普”已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用于获取“吸睛效应”的不二法门,为此它们已经没有精力和兴趣去回应广大民众的普遍关切。
具体而言,西方主流媒体既缺乏与决策层进行有效沟通和对话的机制,也无法深入基层体察和反映社情民意与舆论动向,因而也就谈不上发挥上下联动、官民互通的功能,在实质上就把它从自己所属的具体“场域”中抽离了出来,由代表主流民意的“公共领域”,蜕变为偏安一隅的“小众精英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