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E买壳再次集中出现,但若仍按照已有的“借道上市”或是“屯壳”的视角理解这一趋势,未免有失偏颇。从另一视角看,或许,这些带头买上市公司的PE,或许正开辟出第三条更有价值的路径——将上市公司作为产业整合型的“并购基金”。
科创板的推出和注册制试点的有序运行,加速了A股注册制的步伐,但“注册制的初级阶段”这一过渡期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况且,注册制并不等于无门槛,很多体量较小或是特殊行业的资产仍无法轻易实现IPO,以上市公司为整合平台,将大幅提升募投管退的效率,“小步快走”式的资本运作仍大有可为。
今年出现了多例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案例,比如江西铜业收购恒邦股份、华东医药收购佐力药业,中国中铁收购恒通科技。
这表明对很多上市公司而言,并购带来的产业逻辑和协同增量更为重要。
尤其上市公司本身有着更好的流动性、信息披露和治理优势,相对于一级市场的公司与项目,估值溢价不再明显时,二级市场的A股更是非常好的收购标的池。
截止到6月26日,2019年上半年A股公告预案,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共有64家,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目前已经完成变更的有28家。(不考虑借壳、以及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导致的控制权变更)
市场规模:可统计交易50个,总额3097.84亿元
2019年上半年的新公告控制权转让交易中,能够有效统计控制权转让价格的交易有50家。
对于德威新材、跨境通等案例,由于交易价格尚未披露,故未纳入统计范围。对于仅表决权委托、无实控人的大股东变更、第一大股东减持股份导致的第二大股东成为第一大股东的情况也未纳入到统计范围。
这50个交易中,按照转让市值(剔除货币资金)计算,总规模为3097.84亿,平均值为61.96亿,中值为42.3亿,最大值为275.96亿(网宿科技,300017.SZ),最小值为0.89亿(奥维通信,002231.SZ)。
比照2018年“均值52亿,中值42亿”的壳价略有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18.44%,0.7%。
近三年中值、均值对比图:
2019年上半年转让市值分布在20-50亿数量最多,与17、18年相比,呈现“两头增多,中间减少”的趋势,即转让市值在20亿以下和100亿以上的转让数量增多。
今年
以来,出现了大量折价转让的交易,占比达42%,虽然仍以溢价转让为主,但折价转让的交易占比创新高。
溢价率最高的是GQY视讯,达到了95.14%,溢价率最低的是奥维通信,为-92.38%,溢价率的均值为6.17%,中值为2.11%。溢价转让数量和溢价率整体比去年减小。
这里溢价率的计算公式为:转让价格/公告日前一日上市公司收盘价-1。
收购方成本指控制权转让交易中,收购方直接或间接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的现金出资。如果收购方需承接债务,这部分出资也会算进去。但是,如果收购方已经持有上市公司老股,取得老股的成本则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根据统计,50个可统计价格交易中,收购方成本均值为13.05亿元,中值为8.61亿元。均值相比18年增长44%,中值相比18年下降5%。
取得控制权的成本最高为同方股份(600100.SH)的70亿元,最低为奥维通信(002231.SZ)的0.31亿元,通过间接转让获得的奥威通信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
均值与中值变动不一致,受多个因素影响。18年下半年,受国际局势,内外部经济影响,A股持续低迷,小市值公司数量达到近5年顶峰。2019年开年后,市场变好,A股小市值公司家数减少,市场上壳价也呈现略微上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