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浙江卫视利用AIGC技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和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的相关内容。包括智媒果大模型的应用、AIGC平台的建设过程、智媒果平台的应用情况和影响等。同时,也提到了AIGC的显著优势、潜在问题和挑战,以及数字化转型对未来媒体竞争格局的影响。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浙江卫视利用AIGC技术作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抓手
浙江卫视构建了自主可控的智能媒体技术体系,采用AIGC技术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以AI技术激活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助力文化传承与传播。
关键观点2: 智媒果大模型的应用和AIGC平台的建设
浙江卫视采用智媒果大模型,经历了探索、平台建设、生态成型三个阶段。接入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后,内容生产效率提升,用户交互更加流畅,成本效益优化。
关键观点3: 智媒果平台的应用情况和成果
智媒果平台在内容生产、用户交互、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在重大节目报道、产业生态赋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4: AIGC的显著优势和潜在问题
AIGC具有内容生产高效快速、新潮创新突破、降低创作门槛、成本优化节约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内容安全与伦理风险、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版权与知识产权等潜在问题和挑战。
关键观点5: 数字化转型对未来媒体竞争格局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将引发媒体行业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方式变革,提升用户体验与互动性,创新与重构商业模式,带来竞争主体的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无法快速转型的媒体将被边缘化,而积极应对挑战、创新的媒体将更具竞争力。
正文
+
微调”的技术路线,集中力量攻克媒体垂直领域的技术适配问题。
平台建设阶段(
2024
年第三季度至
2024
年第四季度)——
2024
年
4
月
18
日,在重大文化传播平台
z
视介一周年庆正式发布智媒果品牌,推出智媒果
AI
创作平台
1.0
版本——这个阶段采用“自主研发
+
云训练”的混合模式,研发了智聊、智画、智创、智音、智人等产品线,形成了集创意、绘图、视频、音乐、语音一站式创作平台。
7
月,完成与融媒体生产系统全面对接,
AI
能力嵌入节目采编的全流程。
10
月底,智媒果大模型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
2024
年,基于智媒果大模型在集团内部举办了多季
AI
创新大赛,产生大量优秀的
AI
作品。
生态成型阶段(
2025
年至今)——
2025
年
1
月,平台引入
DeepSeek
大模型后,性能指标全面提升,应用场景从内容生产扩展到用户互动、文化传播、产业赋能等多个维度——
这一时期,平台从工具层面向生态层面演进,形成了“平台
+
产品
+
生态”的三层架构。
智媒果大模型通过浙江省委网信办安全评测,
3
月份正式通过中央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完成“双备案”资质。
4
月
18
日,重大文化传播平台
z
视介迎来两周年庆典,用
AI
的力量焕新
z
视介,智媒果
AI
为
z
视介带来了“科技
+
文化深度融合”的智能体应用生态,赋能节目创作和用户互动,对外拓展线下产业化的应用场景,推动文化传播新模式。
这
3
个阶段经历了多个关键决策变化——
技术路线上,
放弃了“全自研”的封闭路线,采用“开源基座
+
行业精调
+
商业模型”的混合模式,保证了技术先进性,又控制了研发成本。
合规建设上,
提前布局算法备案和大模型备案,为平台合规运营扫清障碍。
研发模式上,
首创“媒体主导、技术协同”的组织形式,浙江卫视作为研发主体,联合集团技术中心和外部合作伙伴,形成了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
应用落地上,
坚持“场景驱动”原则,每个功能模块都针对具体的业务痛点设计,确保技术能用、好用。
智媒果平台的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团队曾面临算力不足、数据标注质量不高、业务部门接受度低等挑战。
通过建立“试点—推广”机制,比如智能陪看能力建设,我们选择了《越韵中国年》春晚、纪录片《飞来峰》等重大项目作为示范场景,用实际效果打消了疑虑;通过举办四届“智媒果
AI
大赛”,在集团内部培育
AI
文化,降低了技术使用门槛。
这种“以战代练”的策略,有效地加速了平台的应用落地。
「视听潮」
:你们接入国产大模型
DeepSeek-R1
后,效能上有哪些提升?
罗列异
:
内容生产方面,节目素材处理效率提升
47%
,大幅优化制作流程。
在内容创作环节,帮助编剧和创作者快速生成故事大纲、情节发展、角色设定等,还具有脚本润色、摘要浓缩、标题精炼等功能。
在节目制作中,通过“双流
CNN+
光流分析混合模型”进行边界检测,自动切分关键帧和精彩片段,拆条生成分镜,对分镜向量化,通过语义匹配与片段理解检索能力,提高后期剪辑效率,还能通过大模型理解和创作能力生成缩编文稿。
用户交互方面,用户互动响应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