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仅如此,类似的“古董级”酒店,在近年来的评星上也不太吃香。在 2019-2024 年评上五星级的 139 家酒店中,开业时间在 2010 年甚至更早的仅有五家。
曾经的五星级酒店惨遭摘星,
更多是因为在风口上早早开业,但之后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逐渐跟不上五星级标准,
只好匆匆下场,跟着五星级酒店辉煌的黄金时代一起谢幕。
作为开发商拿地的“嫁妆”,城市天际线的门面,五星级酒店的房价自然居高不下,在里面哪怕只是睡觉,银子也是哗哗地掉。
过去企业争当最佳雇主,差旅一拨“壕无人性”;如今个个主打降本增效、“裁员”广进,也把算盘打到了差旅上。据携程商旅的《2023-2024 年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
有 87% 的出行员工感受到差旅成本管控措施的影响,
近三成人想住的酒店价格超出了差旅标准 [10]。
为了争夺有限的消费者,五星级酒店的房价不仅没跟着物价通货膨胀,反而一路下探,在特殊时期更是跌入谷底。
以 2024 年第三季度为例,五星级酒店整体的平均房价勉强恢复 2019 年的水平,但仍不及 2018 年。
不只是挂牌五星级酒店,
与其档次相同的奢华酒店,房价也是“跌跌不休”。
按当年的全年平均汇率换算,洲际酒店在大中华区的平均每日房价从 2018 年的 898 元降至 2024 年的 834 元。英迪格酒店则跌得更惨,2024 年平均房价较 2018 年跌去近四分之一。同属洲际集团、旗下有不少挂牌五星级酒店的皇冠假日品牌,也难逃房价缩水的命运。
不过,
靠降价来吸引顾客、提振生意,此招虽险,胜算也不大,不少酒店的业绩并没有因此有所回暖。
在为数不多有单独披露酒店经营状况的上市公司财报里,株洲华天大酒店在 2023 年的营收和净利润较 2019 年分别下降了 18.8% 和 3.9% [11][12]。
岭南集团的广州花园酒店在 2024 年的营收虽然基本回到 2019 年水准,但净利润远不及从前,财报内的官方解释是“因升级改造、提升品质报废部分资产” [13][14]。毕竟,作为 1985 年开业的老牌酒店 [15],即便名气很大,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上了年纪,得靠“爆改”来讨得欢心。
背靠上市公司的五星级酒店尚且如此,其他五星级酒店,更是没能缓过来。
根据文旅部数据,平均来看,对比 2018 年的过亿营收,2023 年单家五星级酒店的营收为 8799 万元,差距依旧明显。
尽管 2023 年旅游的回暖,让
五星级酒店单店平均利润扭亏为盈,却也只达到 2019 年利润的八成水平。
五星级酒店本就没有之前顺风顺水,再加上靠酒店勾地、本就“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房地产商走向没落,五星级酒店更是被视为烫手山芋,“0人在意”。
沦为地产公司账单上最先抹去的零头,或许是不少五星级酒店早在建成时就已写好的未来。
过去两年,随着头顶的阴霾散去,铁路 12306 的“花语”变成了手慢无,人们对旅游住宿,也有了新的态度。
曾经普通人高不可攀的五星级酒店,正被疯狂祛魅。